投融界讯 我国是一个纸品消费大国,但是森林资源贫乏,每年可供的木纤维(纸浆)生产用材较少。据相关机构数据统计,国内60%的木纤维依赖进口,这严重束缚了我国木纤维生产工业的发展。来自辽宁的孙俊成发现,竹柳纤维维含量高,自然白度达60%,是上等的纸浆林树种,引进竹柳种植及开发不仅能填补木浆市场的短板,还能改变当地农业种植结构,带领当地农民致富。近日孙俊成接受了投融界专访,来聊聊他的竹柳种植及木纤维开发项目。以下为专访实录,投融界整理。
投融界:为什么选择竹柳种植及木浆加工作为您的创业项目?
孙俊成:我是丹东宽甸一个农民。我们宽甸县地域面积六千多平方公里,自然分布是“八山一水半分田”,单靠种田只能解决农民的温饱。由此萌生了改变农业种植结构,成立专业合作社种植美国竹柳,再加工成品木纤维素销售的想法。不仅绿化青山填补市场短板,而且能使农民收入翻倍。

(孙俊成的竹柳种植合作社)
投融界:您这个竹柳项目跟哪些国家政策或者当地政府政策契合?
孙俊成:本项目以竹柳基地种植木材为原料,引进生产APMP/PRC?木纤维制备生产线。是《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中“符合经济规模标准的木纤维和木纤维制品生产”列为重点鼓励发展的对象。并且符合木纤维生产工业“十五”及2015年长远发展规划和国家鼓励的林、木纤维经营一体化的产业政策;符合当地政府提出的“生态立县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孙俊成带领技术人员与当地农民交流种植技术)
投融界:您的项目市场前景如何?
孙俊成:我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纸品消费大国,纸品消费量大于生产量。但是,我国造纸林木资源匮乏,人均森林蓄积量只有9.05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72立方米)的13%,居世界第119位。纸品及原料大量依赖进口,每年纸浆(木纤维)需求量保守数字在6千万吨以上,其中60%靠进口,木浆进口量位居世界第一。竹柳是最佳的纸浆林树种,其纤维自然白度达60%,纤维含量高达95%,是上等造纸原料。因此植林制桨造纸市场前景可观。

(孙俊成与技术人员在检测竹柳生长情况)
投融界:您的项目目前进展到什么阶段?
孙俊成:目前项目的立项和厂址已获批;环保部门的前期实地考察已结束;设备已预定。10万吨木纤维生产线计划于2018年8月建成投产。
投融界:您的项目在当地或者全国是否有相同或者类似的?相比之下,您的项目竞争优势有哪些?
孙俊成:木纤维及竹纤维生产项目在国内的湖北、山东、江浙地区有,但竹柳木纤维的生产加工在国内属空白。本项目的优势在于竹柳纤维长,自然白度和得桨率高,植林制桨无需外购原料,所以极具竞争优势。

(孙俊成的竹柳种植育苗基地)
投融界:您认为您的项目有哪些吸引投资人的亮点?
孙俊成:一是投资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方向正确;二是投资“三农”产业亮点明确;三是投资生产国家短板产品,前景稳定;四是投资项目见效快、回报率高、风险低;五是投资地区属鸭绿江水系,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投融界:您的项目盈利模式是什么?主要的盈利点有哪些?
孙俊成:我们的盈利模式是产品与造纸厂家对口直销,由于该产品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拟采用随行就市,预付货款的订单销售模式。对客户采取普遍撒网重点培养,择优选定常年供货。必要时采取参股合作,互利共赢的经营模式。主要盈利点在于原料自给成本低,市场畅销价位高。

(竹柳广泛运用于板材、造纸、绿化等领域)
投融界:对投资人有什么期待?
孙俊成:我们真诚期待合作伙伴尽快对项目进行考察、洽谈,早日进入操作流程,早投资早建厂早回报。待双方确定合作后,欢迎投资方派驻高端管理人才参入经营,全程监管,防范风险确保投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