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昆明讯(通讯员陈凯 张振鹏 刘成贵 徐思思) 近日,中铁五局昆明地铁4号线3标项目部牢固树立安全质量至上的理念,加大管理投入,创新管理举措,项目开工至今,实现了安全零事故、监测零警报、质量零缺陷的管理目标,施工现场安全质量可控,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是健全管理体系,扎紧制度笼子
根据昆明市住建委、轨道公司及公司安全、质量管理要求,结合实际,项目建立健全安全、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合同规定的有关要求,完善项目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并制定了技术交底制度、材料进场检验制度、施工挂牌制度、过程三检制度、安全质量隐患排查管理等办法,做到安全质量工作有章可循,制度保障工程安全质量。

二是落实主体责任,守好责任田
项目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加大安全生产宣贯力度,扎实开展各项安全生产活动,引导所有人员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红线意识和责任意识,将安全理念与措施送到项目管理人员及一线施工班组,狠抓责任落实,严抓隐患整改,夯实安全基础,保持高压态势,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促进项目安全生产发展。
项目部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制定各部门、各班组的质量管理职责,明确各工序的责任人,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层层分解目标、层层落实责任。项目经理与建设单位签订工程质量终身责任书,各部门、各班组与项目部签订质量责任书,将质量责任矩阵依规界定,责任主体下沉至班组。通过落实责任管理职能,改进施工作业管理方式,健全班组长质量管理制度,施工质量显著提高。

三是信息化管理,现场尽在“掌”握
项目部率先引入“施工管理信息化”的理念,引进综合信息平台、施工监测信息化管理平台、盾构掘进参数监控分析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地下水监测系统、环境在线监测系统、安全质量隐患排查治理系统、二维码交底平台和BIM信息化管理等9个信息化平台。
项目部应用安全质量隐患排查治理系统,考核检查情况及隐患和整改情况全部纳入信息系统,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限期不能反馈、整改,即行自动升警,项目部及上级部门人员可以实时查看或监督段及所有安全检查考核情况,以及整改落实情况,提高了隐患整改的效率,避免了工作上的敷衍了事、弄虚作假,使项目安全管理整体上了一个台阶。
项目部利用BIM技术进行施工工艺和技术方案视频动画的可视化、模拟性交底,避免施工中因过程不清楚、技术经验不足造成的质量安全问题。通过施工监测信息化管理平台、盾构掘进参数监控分析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施工现场全过程控制,关键环节重点盯控,质量管理可追溯,施工现场实现了数据化、科学化、智能化管理,一个APP就能解决施工管理问题,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每个信息都尽在“掌”握。

四是地毯式隐患排查,防微杜渐
项目部严格落实安全质量隐患排查制度,将安全管理重心下移,放到职工遵章守纪和标准化作业上,放到增强职工落实自控、互控、他控制度上,强化隐患整改和作业现场监督检查力度,强化对安全生产的过程控制,切实使安全生产的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项目部按照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严密盯控现场作业,加大对关键时刻和关键岗位的检查盯控,通过量化考核指标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将控制的重点放在工作最薄弱、惯性问题最突出、对安全威胁最大的环节上,隐患排查工作做到“四个结合”:即结合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安全工作检查出现的问题进行检查;结合辖区公安消防部门检查要求进行检查;结合昆明市重大节日、重要活动安全巡检进行检查;结合项目各部门平时上报的安全隐患进行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整改,整改工作定人员、定时间、定措施,并督促整改落实形成闭合资料,保证安全生产有序可控。

五是实施人才兴安,强化队伍建设
搞好安全生产,关键在人。项目部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安全质量竞赛、技能比武等方式提升职工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为安全生产工作建强队伍。此外,加强与员工交流沟通,通过安全座谈会、职工思想交流会、聚餐会等多种形式,关心职工的工作、生活情况,使安全生产理念植根于职工心中,通过安全文化的引领,有效使员工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转变,逐步形成安全管理文化。项目部先后两人被评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先进个人,项目部先后荣获了“2016年度昆明市建设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十佳工地”、“昆明市五华区2016年度安全生产先进项目部”以及昆明市总工会“工人先锋号”等荣誉。
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