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融界讯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们赖以生活的必需品,而化肥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促进农业生产过程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粮食的粮食。
随着农村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中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产品市场需求正在悄然发生重大改变,绿色农业成为发展趋向。日前,投融界采访了重庆大颗粒控释肥品牌系列项目的负责人尹明灯,他研发高新技术肥料产品,促进农业生产减肥增量。
二十余年行业经验,成立高新技术企业
尹明灯是一位农业技术人员,从1992年入行开始,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时间。他告诉投融界记者:“我从农校毕业之后,一直从事经营种子、农药、化肥等农副产业,深感农民种庄稼不容易,特别是从2005年以后,老年人越来越多,种庄稼都在向着省工、省时、省肥这个方向发展,于是我就往这方面研究。”
由于早前政策不让个体经营农药、化肥,所以尹明灯于2008年才自己注册公司。他介绍,我们公司是一个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科技型企业,研发人员比较多,有15人左右,公司占地面积约1万平米,有工人93人。
公司从2009年开始,陆续研发成功“大颗粒肥料”、“大颗粒肥料造粒设备”等专利技术,现已获得国家专利20余项,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企业。
项目生产的产品主要分为五个大类,大颗粒复混肥、大颗粒控释肥、杀菌治病药肥、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和单质肥料。据悉,大颗粒复混肥和大颗粒控释肥都已被评为高新技术产品,尹明灯也在今年被万纵区经济信息委员会纳入专家库,成为正式的专家。
四大功能优势,减肥增量利用率高
尹明灯透露,大颗粒控释肥是根据作物高温、高湿生长快,干旱、低温生长慢的特点而研发生产的肥料。生产过程中,会将熔融的硫磺加入一些释放剂后,多层次地喷到大颗粒肥料的表面。这样制作而成的肥料,施入土壤以后,包裹的释放剂吸收到水分,就会溶解,形成一些小孔,土壤中的水分或是空气中的水分,就会顺着小孔进肥料,将肥料溶解出来,达到一个缓慢释放的作用,减少了肥料的流失。
据悉,传统的复合肥被作物吸收利用的只有40%-50% ,有50%左右的肥料都流失了,一部分变成了气体往空气中挥发,还有随着雨水往江河里流失。项目的产品溶解缓慢,被作物吸收利用率高,达到90%左右,减少肥料的流失。
更具优势的是,该肥料一年只需要施一次肥,大大节省了农民施肥的劳动力。以柑橘为例,用传统肥料,一年需要施四次肥,不但浪费了肥料,而且多了三次施肥的劳动力,而项目产品一年只要施一次肥,大大减少了成本,对于种植大户而言,可以节省一笔不菲的开支。
除此之外,项目产品还有防止土壤板结和杀菌两大功能优势。传统肥料,特别是磷肥,一次施多以后会和碱性土壤里的碱形成磷酸氢钙,板结土壤,而项目产品外层有硫磺薄膜,土壤中的碱性就很难进到肥料里面去,很难固定肥料,有防止土壤板结的功能。
并且,项目产品里的硫元素,是氮磷钾之后,作物需要比较多的元素,在作物生长中,主要利于形成花青素,使得果实更靓丽,同时,硫也是一种杀菌剂,在土壤里面杀死一些病菌,比如说镰刀菌,缓解作物一些疾病的发生。
专利技术有保障,销售网络遍布各地
尹明灯表示,现阶段,国家在尽量控制少施肥,项目优势就是减肥增量,减少肥料的使用量,增加粮食的产量,提高作物的品质,刚好吻合了国家的政策,开创了肥料行业的新纪元。同时,项目产品是专利技术,至少在20年以内不会有同类产品出现,竞争很小,前景非常看好。
目前,因公司规模还不是很大,没有庞大的资金和营销队伍支持直销模式,因此,项目以“生产-批发-零售”的模式运营,由厂家对接县级代理商,代理商再销售给种植大户或是批发给乡镇零售商。
公司从2014年开始生产产品至今,销售网络已遍布重庆、四川、陕西、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海南、福建等三百多个区县,2015年实现生产销售1500吨左右,收入在400万元左右;2016年销售达到4000吨,收入在1260多万元;今年估计产销1万吨左右,实现收入2000万元-3000万元之间。
此次项目计划融资不超过一千万元,主要用于增加流动资金。尹明灯说到,项目生产的产品配方很多,有五个大类20来个产品,因此需要庞大的资金去储备生产的原材料,如果有足够资金,淡季储备旺季生产使用,也能节省不少成本。
尹明灯是一个注重企业长远发展的人,对于投资方,更看重对方带来的资源,如互联网资源、推广人脉等,能给企业发展带来助力,期待能与诚信、务实、具有长远发展眼光的投资人达成战略合作!(文/冯翠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