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产业观察 > 产业观察 > 正文
智能征信体系发展 我国离信用社会还有多远?
来源:       时间:2017/11/7 12:43:16     
两千年前,子曰: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用仅仅停留在道德约束层面。 

两千年前,子曰: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用仅仅停留在道德约束层面。

两千年后,信用本身释放出积极正面且不可忽视的影响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显而易见:信用住酒店“无押金,免排队,不查房”,信用免押金租房、信用签证,甚至通过互联网金融可以进行信用贷款、融资等等,如果留心观察会发现,无形的信用已经彰显到生活的各个角落。确切地说,中国已经初步迈进信用社会。

我国信用体系初建立 成绩与痛点并行

信用建设不只是个人或者机构的“私事”,它已经覆盖到城市,甚至国家层面。2017年,依托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我国信用体系建立起“发起-响应-反馈”机制,失信的成本越来越高。据央视报道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累计公布失信被执行人761万例,限制733万人次购买飞机票;限制276万人次购买列车软卧、高铁、其他动车组一等座以上车票。84万名失信被执行人因此主动履行义务。

不过与此同时,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是,我国的信用体系存在着痛点与盲点。援引波士顿咨询公司数据,中国的信用体系覆盖度大约只有 35%,而信用体系最成熟的美国这一数据是 92%

举个身边的实例,一位正要买房的朋友进行个人住房贷款,就因为央行出具的“个人征信报告”中的“个人婚姻状况”发生错误,实际为“未婚”报告上却为“已婚”,差点没贷款成功。深究原因,是因个人最后一张所办理的信用卡,所填资料由于银行人工操作更新失误,造成此后果。由此可见,我国信用体系发展仍有很大进步空间。

“政企”联动 信用体系高速前行

在信用体系尤为相关的互联网金融行业,政府和企业也在积极行动,共同促进中国信用体系发展。就在今年115日,第二届“中国信息经济+金融科技大会暨互联网反欺诈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同时举办,包括汇中网、蚂蚁金服、百度等一线互金平台均参与其中,共同探讨以互联网反欺诈手段为核心的金融科技法律风险防范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由大会举办方工信部建立的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反欺诈中心,以及他们与国家信息中心联合开发的“反欺诈系统”,促进了网贷平台之间信息数据的共通共享,解决了国内征信行业的信息壁垒问题,让行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变为了可能。

笔者在现场采访了接入该反欺诈系统,并获得“年度最佳金融科技创新奖”的汇中网。该平台称,作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平台,有了这项功能后,用户在汇中网平台申请借款风控初期,就可根据个人信用判断其行为真实性,从而提升授信决策的质量,提高金融机构风险防范能力,在源头上减少恶意欺诈行为的发生,从而进一步提升投资人的资金安全,可以说是为风险防范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新屏障。

大数据+人工智能 汇中网的征信“秘技”

传统的征信数据主要依赖于信用卡、收入、还款行为等金融强相关数据,这些数据具有高信息密度,但是来源相对单一,其时效性、覆盖率、以及场景触达率受到很大限制。

区别于传统征信数据,汇中网多元化数据整合,更精准更快捷。大数据全程监控,信息安全严把关。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三部分:汇中自有数据、第三方数据、互联网数据。此外,汇中网还与多家征信机构达成数据共享合作,凭借强大的数据分析系统,通过对借款人提供的材料资质进行严格审核,判断借款人还款能力及意愿,将风险最大程度扼杀在“摇篮”之中。同时,通过贷中监控、贷后管理进行全流程风控,切实增强了平台风控能力。

还有一大批像汇中网这样的责任企业,正在积极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推进中国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信用社会构建需要全民参与,大数据让每个人、每个机构的信用度可以被量化,未来,信用良好者将享受到种种便利,而信用不佳者,将举步维艰。我们且期待,未来会迎接一个怎样和谐的信用社会!

an>
责任编辑:小七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