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以来,银行存管都被作为是衡量P2P理财平台合规与否的重要门槛而被广大投资人所看重,特别是在互联网金融整改一周年的节点里,各平台为求银行存管均已进入了疯狂的地步。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市面上拥有银行存管的平台已经由原先的不足一成上升至20%左右,这其中除了平台方对业务和结构的积极整改,也滋生了一些银行存管方面所独有的乱相。
一、虚假宣传
银行存管作为平台合规性的重要证明,一旦公布出来对于平台来讲将会是一个不错的揽客和增信方式。然而这一好处被不少违规平台看中,在没有获得银行存管协议的情况下通过虚假宣传已经银行存管进行营销宣传吸引投资人。日前就有投资人爆出某平台宣称已介入银行存管,实际上经过投资人的查验却只是平台利用银行热线无法提供查验结果的漏洞进行虚假宣传。
二、模式违规
虽然说银行存管是通过银行对平台、借款人和投资人的资金进行分离和监管,但是并不代表所有的存管模式都能够防范这类风险。目前市面上比较主流的存管模式就有直接存管、银行直连和联合存管三种,其中联合存管已经被曝光并不能有效建立银行与平台之间的资金监督关系而宣布违规,银行直连和直接存管暂时处于相对合规的范围里。
三、部分存管
部分存管顾名思义就是指平台并没有将所有业务都与银行建立存管关系,而是仅将一部分业务纳入存管系统。这种行为也因为平台能出具确凿的存管证明来混淆视听而并未被许多投资人发现。殊不知这种违规行为的背后,蕴含着对投资人资金的极大风险。
当然作为投资人对于银行存管的乱象也不必过于惊慌,毕竟在银行存管上动歪心思是非常容易被识别出来的,而且可以看出目前市面上超90%的银行存管平台都是符合要求。例如以祺天优贷为代表的实物抵押平台,目前平均年化收益在12%左右的祺天优贷不仅拥有厦门国际银行进行资金存管,更依托车房类实物抵押业务金额小、周期经过以及变现能力佳等优势从源头上保证借款项目的安全,为投资人的资金升值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