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问题一直是一个企业、公司工作的重要工作之一,对于老板来说,一些财税问题足够让老板头疼。如果有个专业的会计来解决账、税的问题,那再好不过。但是,很多时候即使有会计,仍然会因为一些个人能力以及问题的过偏过细或容易引起误会,而造成一些麻烦。本文就将例举一些财税误区,做会计的朋友可以注意了。

误区一:营改增误区
180天概念,是认证期限,既自该专用发票开具自日起180天内到税务机关认证,否则不于抵扣进项税额,而抵扣是认证当月抵扣,既认证通过的当月按照增值税有关规定核算当期进项税额并申报抵扣,否则不于抵扣进项税额,180天是认证期限,认证完了就当月抵扣。
误区二:个人股权平价或无偿转让就不要交个人所得税!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27号规定:自然人转让所投资企业股权(份)取得所得,按照公平交易价格计算并确定计税依据。计税依据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主管税务机关可采用本公告列举的方法核定。即平价或无偿转让,税务机关有权核定转让价。
误区三:餐费就是业务招待费?
业务招待费是指企事业单位为生产经营业务活动的需要而合理开支的接待费用。正常经营中,餐费产生的原因各种各样,如:出差人员出差时非招待客户的餐费、会务费中的餐费、董事会会费中的餐费、员工年会会餐;加班餐费餐;拍摄影视作品时吃饭作为道具出现,都不算招待费。
误区四:开票才“缴税”
何时缴税不以开票为准,而是按各税种规定的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为准,如销售不需要安装的设备,不管是否开票,在发出商品时就应该确认收入,需缴纳增值;还有开票了未必要“缴税”,如预收跨年房租,也开票了,营业税应该缴,但企业所得税要分期确认收入,也就跨年分期确认收入。
误区五:工资薪金发现金就缴个税
如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或者不属于纳税人本人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收人,不予征税(独生子女补贴、托儿补助费、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北京地区负担通讯费采取金额实报实销或限额实报实销部分都可以不并入工资薪金缴个税(京地税个[2002]116号)。
误区六:营业外支出都要纳税调增
营业外支出是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有条件扣除)、公益性捐赠支出(有条件有标准扣除)、盘亏损失(有条件扣除)、罚款支出(分类别可扣不可扣)、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2种情况一般可扣)等。
误区七:有发票才能税前扣除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需要满足合法的扣除凭证,但合法的扣除凭证不仅仅是发票,如企业内部的工资单、折旧表,还有银行利息单、完税证明、行政事业单位收费收据等,都是合法凭证,都是可以税前扣除合法凭证!但千万别理解不是所有的没有发票都能扣。
误区八:企业取得的各项免税收入所对应的各项成本费用不能税前扣除
国税函2010第079号规定,企业取得的各项免税收入所对应的各项成本费用,除另有规定者外,可以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即各项免税收入所对应的各项成本费用可税前扣除,是不征税收入所对应的各项成本费用不能税前扣除。
误区九:代扣代缴个税没有手续费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的通知》国税发[1995]065扣缴义务人按照所扣缴的税款,付给2%的手续费,但由税务机关查出,扣缴义务人补扣的个人所得税税款,不向扣缴义务人支付手续费。也就是说代扣代缴个税也有手续费哦,别忘记了!
误区十:采用应税所得率方式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应税收入额是全额收入
采用应税所得率方式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应税收入额等于收入总额减去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后的余额。用公式表示为:应税收入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也就是说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不在核定收入范围内。

这些问题都是会计工作过程中常见的事项,正是这些小问题让一些老板头疼。当然,财税问题多而繁复,不仅仅上述这些,更多时候,特别是对于新创业公司来说,在想节约成本的情况下,找一个财税代理公司是最好的办法。
苏州依路行财税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财务专职人员,为企业提供会计、税务及相关的财务配套服务。包括财税咨询、代理记账、纳税申报、税收筹划、
代办公司注册、财务分析、社保代理及内控管理等服务。
针对常见、冷门财税知识,对于日常所有财税问题,依路行皆可为您代为解决,同时还可以极大地节约您的时间与资金成本,帮助老板们更好更高效地工作、更好的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