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产业观察 > 产业观察 > 正文
网贷新政一周年,借贷宝等平台交易量不降反升
来源:       时间:2017/8/25 15:56:44     
如果2015年以前,整个网贷行业还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话;那么,2016年8月银监会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则宣布了网贷行业的下半场——“强监管”时代的到来。 
  如果2015年以前,整个网贷行业还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话;那么,2016年8月银监会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则宣布了网贷行业的下半场——“强监管”时代的到来。

  在网贷行业的上半场,我们常听到的词汇是“跑路”、“倒闭”、“高利率”......这些词汇给整个P2P行业贴上了各种负面的标签。不过,随着下半场的到来,这些词汇,我们将听的越来越少。

  这一切的转折点始于在2015年。近日,在浙江南湖召开的“全球视角下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研讨会上,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谢平就将2015年称之为网贷监管元年。

  “在2015年之前,虽然整个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步伐很快,但是人们对其风险的认识并未跟上。”谢平在会上指出,随着e租宝等事件发生之后,监管层的理念开始发生转变,也开始认识到互联网金融的理论体系和传统金融差别其实非常大,需要有一套专门针对网贷行业的政策出台。


  “网络借贷暂行办法”就是在这一背景之下诞生,国内第一个专门针对P2P行业的政策出台,业界称之为“网贷新政”。

  网贷新政的理论来源不是传统的金融理论,而是互联网的长尾效应,如果用传统的金融监管理念来对待新兴的互联网金融,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对网贷行业进行监管必须有专项的政策出台。

  其实,这一点不仅在中国的监管层,美国的网贷监管也早已认识到这一点。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研究员、媒体实验室导师Dushyant Shahrawat就在会议发言中指出,美国监管层有个共识,那就是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绝对不能完全照搬传统金融的监管体系,否则会出大问题。

长尾效应在促进金融普惠的同时,也将风险进行了低成本的传导,这也就决定了网贷的定位必须是小额分散,谨防出现集中风险,而网贷新政中提出的诸如20万限额、银行资金存管等要求正是基于此。

不过,对于不少习惯了粗放式发展的网贷企业来说,网贷新政中划出的13条整改红线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有人甚至称所谓的网贷新政其实是网贷企业的“催命符”。

而数据证明,事实或许确实如此。第三方行业机构的调查显示,网贷新政出台后的三个月里,问题平台总数下降了44%。





  不过,好消息是停业退出的主要是那些实力弱、转型难的中小平台。

  上海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孟添就表示,网贷新政出台后,平台的数量开始减少,草根型的企业开始离开这个行业,更加有实力的、好的平台留下来了。

  “合规整改很难,但也正因为难,它将成为合规平台的护城河。”借贷宝副总裁曾军表示,合规整改的过程是一次企业认知升级的过程,完成合规整改,平台才能轻装上阵,实现可持续发展。

  经过一年时间,整改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网贷之家给出的数据印证了这一点。据网贷之家联合创始人石鹏峰在会上介绍,2016年之前,P2P平台的退出造成了大量的恶性事件;2016年之后,这样的恶性事件占比下降了一半,而且趋势还在往下走。

  “2016年下半年,平均每个月就有105家平台退出;然而,在今年上半年,这个数字锐减到平均每月55家;今年七月份,数字再次锐减到24家。”石鹏峰给出如上一组数据,说明整个行业正在朝着更为健康的方向发展。

  不仅如此,在网贷平台数量减少的情况下,交易额却仍然增长近50%。

  融360数据显示,2016年8月底成交量为1315.56亿,2017年7月底成交量为1912.70亿,增长45.39%,历史累计成交量达到了50781.99亿元,突破5万亿元大关;2016年8月底贷款余额为4950.517亿,2017年7月底贷款余额为8557.55亿,增长了72.86%。

  网贷新政出台后的一个时期,行业出现了阵痛。但是挺过了阵痛期,越来越多的平台完成“合规化”整改,将推动整个网贷行业向前发展。    
责任编辑:小七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