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国内作为权威机构的银行,一直以来都是以高冷的面目示人。特别是理财方面,作为既不差钱又不差用户的银行,其受众自然也只面向高端人群,要知道万元起步的理财产品在银行里都算是比较亲民的价格。然而有人发现近段时间里高冷的银行开始走下神坛,不仅主动提升利息吸引用户,更是频频与新晋理财明星产品——P2P争抢客源。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P2P理财的崛起
2013年3月,国内互联网巨头阿里推出旗下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余额宝,正式打开了互联网理财世界的大门。这种依托互联网、随存随取而且收益可观的理财方式瞬间吸引了无数理财用户。然而余额宝的大热并没有持续多久,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余额宝就因为收益持续走低而饱受争议。最低时其7日年化率仅有2.3%,远低于6.1%的历史最高水平。而就在这时,与余额宝有着高度一致而且收益优势更加明显的P2P理财顺势崛起,瞬间成为市面上最受欢迎的互联网理财产品。
监管重拳下的锤炼
随着P2P的迅猛发展,也引来了一大批劣质平台进入市场。而这类平台要不就是纯属诈骗圈钱,要不就是因为经营实力不足,总之短短两年时间里出现了大量的P2P跑路事件。无数用户的毕生储蓄在这里消失殆尽,P2P的口碑瞬间一落千丈。而就在这时监管部门开始介入P2P市场,不仅迅速颁布了P2P平台运营的标准更成立了专门的调查组进行逐一排查。在监管部门的重压下,劣质平台在市场的洗牌效应下逐步退出市场,同时用户更可以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来选择合规平台,一时间P2P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银行也来抢客户
P2P收益可观、资金灵活性高而且运营透明,这让无数原本将银行当做唯一储蓄的用户选择将资金放置到P2P平台。这样大规模的资金外流事件自然引起了银行方面的警觉,毕竟如果在P2P优势如此明显的竞争对手面前银行依旧保持高冷不变革,自然将会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淘汰。这也自然解释了为什么银行会走下神坛开始于P2P抢起客户。也正是这种监管压力+银行竞争的双管齐下,为P2P平台的发展提供了竞争和养分。也造就了一批小而美平台的崛起,例如以实物抵质押业务为主的祺天优贷,就是这样一家平台。
早在2015年进入市场的祺天优贷,建立初期就将用户的资金安全作为平台的首要考虑因素。因此不仅以安全和风险更加可控的实物抵质押业务为主,更积极响应监管部门的要求争做合规平台。目前已经与厦门国际银行签署资金存管协议的祺天优贷,更是因为每一笔借款业务都拥有借款人提供的汽车或者房产等实物进行质押而饱受好评。因为这种业务即使出现风险也可以通过处理实物变现资金来偿还投资人本息和维持平台运营,是目前市面上最受欢迎的理财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