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玉浩:创新引领中药行业的发展
中药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民族产业,在中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中药产业的发展成果却不尽人意。一方面,该产业的科技基础薄弱,制作工艺粗放,质量监管不到位;另一方面,产业创新能力不强,中药产品尤其是中成药产品种类有限,不能满足广大患者的需要。大连诚泰医药技术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赵玉浩先生认为,中药作为中国独特的卫生资源之一,应该得到大家的重视。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药产品都是我们对抗疾病的“法宝”。近期,笔者走进这家公司,对赵玉浩先生进行专访,请他就现代中药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笔者:赵总您好,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专访。作为中药行业的专家,您对这个行业再熟悉不过了,在您看来,这个产业在中国医药行业发展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赵玉浩:您好。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精髓,在现代医疗行业以及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首先,中药采用辩证理论来看待个人疾病,讲求因人、因地、因时治疗,这与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其次,由于发展历史悠久,中药已经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优势产业之一,也是最有希望成为领先国际的行业之一。中药行业的发展优势是非常明显的,从新药开发的角度来说,无论是从原料资源的角度还是从研究费用的角度,都比西药具有明显的优势;从工业生产的角度来说,中药在设备以及工艺方面,都要比化学制药以及生物制药更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且中国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在异病同治以及同病异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于现代医疗领域来说,这些经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笔者:很多人都说中药行业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此您怎么看?
赵玉浩:这种说法并没有夸大这个行业的作用。从历年来中药行业的生产数据中可以看出,中药产业属于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近些年,中国医药消费市场的潜力被逐渐挖掘出来,且仍旧具备很大的发展空间。这就为中药产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如何在大好的形势下抓住机会,进一步发挥中药产业的价值,已经成为所有从业者需要共同研究的课题。
笔者:这些年,中药产业似乎有着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趋势,这一点从西方国家对中药的认可度逐渐提高上就能够看得出来。
赵玉浩:没错。近些年,国际市场对中国中药产品的认可度逐渐提升,一些拥有现代化医疗科技的国家也开始对中医药这种独具东方特色的医疗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多的人开始熟悉中药,愿意接受这种更加天然、温和的治疗方式。站在中国医药行业的角度来说,无论是从研发能力上还是从生产工艺上,与西方发达国家都存在较大的差距,高新医药科技以及药品基本上还是依赖进口。中药产业在历史文化以及治病理念方面的优势,就为中国医药行业摆脱当下的困境提供了出路。
笔者:看来您对中药行业的发展充满了期待。作为心脑血管类中成药研发领域的权威专家,您在中成药的创新制作与现代中药企业的管理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能为我们分享一下您的心路历程吗?
赵玉浩:我对中药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非常看好,也非常期待中国的医疗事业能够在这个领域的支持下迈上新的台阶。之所以选择研究心脑血管疾病类的药品,主要是出于对当下人们健康需求的考虑。调查显示,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影响当代人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不仅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高,且并发症比较多。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以及作息规律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明显提升,每年由此类疾病致死的人数占总死亡病因的一半以上。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现状,让我决定开始研究这方面的药品。这项工作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份事业,同时更意味着一种责任。我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为这类疾病的治疗产生积极的影响,用优质的药品为人们解除病痛。
笔者:据我了解,很多先进的西药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您为什么会坚持研究中成药呢?
赵玉浩:心脑血管疾病的致病机理非常复杂,一旦患有这种疾病,说明人的体内环境发生了不良的变化,如果仅仅解决表象,就会导致疾病治疗不彻底,出现并发症或者是后遗症。一些西药虽然在治疗效果上很明显,但是却治标不治本,无法从根源上修复人体的不良变化。研究中成药,就是为了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当然,如果患者的症状非常严重,也可以采取中西药结合的方式,先用西药迅速缓解症状,再用中药慢慢调节各项指标,使身体的各项机能慢慢恢复平衡。
笔者:您分析得非常有道理,能标本兼治的药物才是真正的好药。您在研究中成药时会参考一些古方吗?
赵玉浩:当然会参考古方。祖辈们留下来的药方都是在对抗疾病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精髓,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些年我一直都在学习这些经典。当然,这并不代表中药行业不能去创新。相反,我们要根据现代人的体制特征、生活环境以及制药技术的进步对药方进行适当改良,使其发挥出更好的疗效。这些年的研发实践证明,对中成药药物原料和配比进行改良,可以有效解决传统中药产品有效成分含量低、治疗效果不明显、治愈周期长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笔者:与传统的煎煮类的中药相比,中成药携带和服用都非常方便,这也是这类药品受到患者认可的重要原因吧?
赵玉浩:是的。现成可用、存贮、携带方便等,都是中成药的明显优势。与传统煎煮类的中药相比,消除了服用时特有的异味和不良刺激,这就是其广受欢迎的重要原因。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很多患者都觉得长期服用煎煮类的中药很麻烦,长期坚持治疗有一定困难,中成药就成为了最佳选择。我们研究中成药,除了考虑到治疗效果之外,也会在不影响药效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药物保质期,方便患者存储和携带。
笔者:刚才您说到中成药产品的创新,我了解到,您和您公司近几年在这方面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能为我们分享一下您对创新的看法吗?
赵玉浩:中药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复制,可以说,中药产业能够经过历史的大浪淘沙走到今天,成为现代医药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代又一代仁心医者们不断创新的结果。如今,我们应该从前人的手中接过接力棒,在当前的行业发展成果上继续创新,为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笔者:除了对传统药方进行改良之外,您还在中成药的创新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呢?
赵玉浩:制药技术和设备的创新改良也非常重要。提纯、干燥、粉碎等制药过程会对药物的纯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所以我们在做研究时会从这些角度入手,加大高新科技的应用,不断完善生产制作工艺,简化操作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等。目前我们已经将自己的研发成果应用到了生产实践中去,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笔者:作为大连诚泰医药技术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相信您的这种创新理念一定对公司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赵玉浩:公司能够提出并落实以创新谋发展的理念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从公司成立到现在,所有管理层成员、技术团队的成员,都在努力探索一条适合公司发展的道路,创新是大家在探索过程中所达成的共识。之所以能够在行业竞争中保持优势,就是因为我们始终在创新的道路上前行。从药方到制药技术、制药设备,公司一直在与时俱进。如今,公司在中成药领域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得到了业内同行以及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作为总经理,看到今天的这种发展成果我感到非常欣慰,我希望自己能够继续见证公司的成长和进步。
笔者:看来您有在中药行业里长期奋斗下去的打算。对于中药行业的未来发展,您持有怎样的观点?
赵玉浩:没错,我会一直在这个行业里坚持下去,尤其是要坚持研究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成药。希望我和同行们的研究成果能够为这类疾病的治疗做出一些贡献,弥补现代医疗手段的不足。对于中药行业的整体发展,我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从人们的健康意识的角度来看,中药产品凭借毒副作用小、治疗彻底等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从制造技术和制造工艺的角度来看,现代科技的革新和进步为中药产业尤其是中成药领域提供了巨大的进步空间。在先进的理念以及科技的支持下,中药制作技术以及制造工艺的革新速度一定会进一步加快,为人们带来更多惊喜。对于我们这些从业者来说,应该认识到良好的行业发展形势,提高对创新的认识,推进这个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笔者:如今,中药产品开始逐步进军国际市场,对此您怎么看?
赵玉浩:经济全球化的大形势为中药产品进军国际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中国在中药领域优势独特,无论是中药理论还是中药产品,都逐渐被世界人民所接受。企业应该积极探索国际化道路,用优质的中药产品使更多患者受益,治疗各类疾病的同时,弘扬中国的中医药文化。
笔者:大连诚泰医药技术有限公司作为中药行业内的佼佼者,是否已经做好了开拓国际市场的准备了?
赵玉浩:是的。我们公司已经在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果,目前正在规划进军国际市场。虽然中国的中药尤其是中成药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从世界医药的大形势来看,国际化形势已经势不可挡。因此,我们会在稳固中国市场的同时,逐步拓展国际市场,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笔者:具体打算怎么做呢?能为大家分享一下吗?
赵玉浩:首先,是要让经典的中药产品走出国门,使各个国家的患者受益,建立完善的国际营销体系,让更多的人认识并认可中药。其次,要在技术、标准以及监管等方方面面与国际接轨,提高中药创新的含金量,持续完善制药工艺、提升药品品质。我们不仅要在研究理念上创新,同时还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研究方法,突破传统思维的限制,走出发展瓶颈。最后,要将中药的研究、生产与临床医疗联系起来,推广循证医学的理念,使中药产品从辅助治疗药物向临床一线治疗药物转变,不断优化产业链,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笔者:熟悉您公司的人都知道,您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研发团队,据说您非常重视研发人才的培养。
赵玉浩:我确实非常重视研发人才的培养。可以说,建设、管理研发团队、培养研发人才,是我管理大连诚泰医药技术有限公司的重要手段。无论是现代中药企业还是整个中药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都在强调创新。但是创新的动力何在?我认为,创新能力取决于人才水平。人才的创新意识越强,综合水平越高,创新能力就越强,创新的动力就越足。所以我在管理公司的过程中,一直将人才培养作为重点。
笔者:现在看来您的思路非常正确。您的公司之所以能够屡屡突破技术瓶颈,不断推出新的中药产品,与这支强大的研发团队有直接关系对吗?
赵玉浩:您说的很对。公司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不是某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大家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在我们公司的技术团队中,博士、硕士、海归等高学历人士占据很大的比重。每个人都在中成药研究方面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当然,队伍也包含了一部分年龄长、经验丰富的中医,他们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往往能够擦出不一样的火花。随着公司业务的拓展,研发团队的规模也处于不断扩大之中。我会继续引进优秀人才,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不断提高公司整体研发实力。
笔者:在拓展国际市场、走国际化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您在对研发团队的建设和管理方面是否会发生变化呢?
赵玉浩:当然会。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是我们进军国际市场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了提高公司的适应能力,我们会努力将传统中医的包容性充分发挥出来,吸收更多国际人才,不断革新团队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探索出一条既能继承余脉,又能在创新中实现发展的道路,为“中西结合”寻找新的出路。对于那些对中药尤其是中成药感兴趣的西药人才,我们一定会积极引进,我觉得他们的加入一定会为这个团队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笔者:听了您今天的分享,我觉得感慨颇多。您不仅让大家对中药行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中药行业进军国际市场的可能性。我觉得您的观点一定会为中药行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引导作用。
赵玉浩:谢谢,我会继续努力,将中药产业及文化发扬光大。
后记
本次专访中,大连诚泰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玉浩先生从中药治病理论、产业优势等角度阐释了中药在现代医疗行业以及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赵玉浩先生对中药产业的未来非常看好,他根据现实状况提出了以创新谋发展的理念,并带领大连诚泰医药技术有限公司积极践行这种理念,在药方改良、完善工艺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表示,他会加强对研发团队的建设和管理,积极适应新形势,带领公司走上国际化的道路,让更多人看到中药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