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专业飞手来说,这是一个智能化改变人群、改变行业、改变工种的时代。这些改变,源于无人机。近年来,无人机产业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应用到不同的行业。如今,曾经神秘气息十足的无人机,被应用在输电线路巡检领域,有人称其为线路巡检的“智能千里眼”,也有人说它是“铁塔上舞动的精灵”。
图为肇庆供电局输电管理所航空管理中心及其核心团队
事实上,作为一个高频词出现在公众视野的无人机,给肇庆输电产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改变了一群人,也改变了一个行业!2013那年,90后小伙何彧曾经一遍遍问自己:“是否能改变一辈子爬山的命运?”直到他遇到了自己的“第三只眼”,成为专业飞手的他渐渐平和、沉稳,并看到了跟之前不一样的世界。
改变人群
成为行业担当的90后飞手
“我记得第一次操作无人机,刚起飞就找不到飞机的去向,之后两个星期都不敢碰无人机。”何彧回忆:“慢慢学习后,发现无人机改变了我的工作,让我们不再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工作内容也‘高大上’起来,变得轻松和体面。”
从了解到熟悉再到创新,何彧历经了磨炼。在肇庆供电,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飞手”,需要通过“三培训、四考核”,即模拟器培训、练习机培训、作业机培训和模拟器考核、练习机考核、作业机考核、精细化作业考核,这可以说是行业内首创的无人机飞手培养行业标准。
在电网智能化的过程中,肇庆供电人一直坚持不懈,这些创新求实的90后电力“工匠”,在新时代情况下“玩转”了无人机,变身“行业担当”为电力巡检保驾护航。据介绍,在培训过程中,肇庆供电局输电管理所航空管理小组老师对飞手的每一项培训都会进行评估,通过才能进入下一个培训,不通过则淘汰。“对于一些飞行技术好但又喜欢冒险的人员,在培训过程中就要控制他的飞行习惯,让他对安全飞行有一个高度的认识。”
目前,肇庆供电精细化飞手占比反而更多,而且年轻人居多。“一等飞手大约占四成,二等的三成,三等的二成,呈倒金字塔形态。”记者了解到,肇庆供电局输电管理所航空管理小组的四个培训骨干是独立的,负责无人机、电池管理,维修项目和整个团队的培训,这是行业内绝无仅有的“职业化”无人机导师。
同样是90后飞手,谈到工作中的“亲密伙伴”无人机,陈洪认为,无人机是飞手的眼睛,努力和经验同样让他成为了一名专业飞手。他认为,无人机操作技术首要要求是稳定。“每一个操作要稳定,同时飞手一定要对无人机整体性能非常熟悉,要知道飞机靠近障碍物的距离,保证每次飞行和操作的准确性。”
“2015年2月组建航空班组的时候,我来到这里,在这之前,我对无人机一无所知。”何彧说:“我越玩下去,就发现里面的学问越多。作为年轻人,肯定有冒险、急进心态,深入接触无人机后,发现这种急进的心态消失了。”无人机改变了老一辈输电班组的同时,也改变了肇庆新一代输电人。“例如要想从通道巡视晋级到精细化巡视,就是一个由快到慢的过程,精细化巡视要求无人机慢慢将一个细微的地方拍摄下来,飞手心态也要越来越平和,冒险、急进的心态慢慢消失,真正成为一个职业飞手。”
改变行业
电网运维从机巡线到全智能化
年轻人,新思维。无人机改变了90后的思考模式和工作心态,而这些新时代飞手也正引领着电力行业发生改变。当前,全国越来越多供电局相继使用无人机巡线,肇庆供电成为了前驱。记者了解到,肇庆供电局输电管理所航空管理小组2015年组建之初只有4个人,组建过程经历了许多“没有”。
作为团队的组建者之一,肇庆供电局输电管理所航空管理小组组长陆勇生见证了无人机在电力行业的应用发展史,从创立团队到培养人才,从熟悉机型和操控无人机到应用实际场景,他都参与其中。陆勇生说:“没有人教我们飞机操作,没有人教维修飞机,整个过程是摸着石头过河,刚组建的前三个月,团队成员都没有休息过。当时机型比较少,但是我们连解锁都不懂,完全没有接触过无人机。”陆勇生回忆,当时安排人员在班组里面白天把飞机拿出来,进行操作研究,晚上回去看说明书,第二天回来班组重新测试,一直都不敢起飞,整整两个星期后,把说明书看得熟烂了,而且理解透彻,然后才敢把无人机飞出去。
陆勇生介绍,目前肇庆供电局输电管理所航空管理小组无人机机型主要有大疆精灵系列,S1000、S900、S800、M100、F550、F450、澄星X20等机型。对比全国各地市局的无人机应用,专业飞手何彧认为肇庆供电的飞手在全国同行已经达到一流水平。“对比其他供电局个别特别拔尖飞手来说,我们飞手个人水平存在差距,但是在线路巡视这个工种范畴,我们团队整体水平不亚于任何团队。”何彧表示,肇庆供电局辖区山区多,供电线路整体运维做了新的尝试,无人机能够大规模应用,肇庆供电局的无人机团队正是基于这个情况才能组建壮大。
谈到未来无人机在肇庆供电局的应用,陆勇生表示,对于将来的目标,就是真正实现智能化。一方面以减低人力为目的,让每一个飞手都能达到精细化操作要求,只有不需要分等级,才是真正实现智能化;另一方面,无人机线路巡视采集回来的数据,也要实现后台分析智能化。“现在很多厂家都拿我们数据回去进行测试,相信不久将来,能够实现智能化。”
改变工种
电网巡视从劳动密集转向科技型
作为行业领先者,年轻飞手思考、发掘、创造可能性,引领着行业向前,并以年轻一辈线路工的身份,用创新能力为一个工种带来改变。
“我觉得这是工种的变革,现在全省已经全面铺开无人机巡视,以前靠人工进行徒步巡视,人员花费大量时间爬山涉水到达塔位就为了那十几分钟的检查,同时存在人身安全隐患,巡视的质量也不高。”肇庆供电局输电管理所副主任杨喆是个年轻的80后,他告诉记者,肇庆供电通过无人机的应用解决了这些问题。“这是一个工种的变革。无人机在山脚起飞,采集数据传到后台,经过后期的加工,能够形成班组确确实实想要的数据和信息。以前这些巡视通过人眼来判断,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判断就会准确点,现在用数据来说话。”
肇庆供电局输电管理所主任宋作强表示,无人机的应用改变了线路巡视这个工种,从有电力行业开始,线路巡视就是劳动密集型工种,无人机的应用,让这个工种从劳动密集型转为科技型,这是对这个工种颠覆性的改变。宋作强说:“无人机应用后,让这个工种由原来的文字描述,变成数字化描述,输电线路上的每个点、每个缺陷,可以用图片、数字描述,可以量化。例如输电线路下有棵树,原来描述两者之间距离为‘大概就是二三十米’,现在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算出距离。”
除此以外,无人机出现之前,一旦出现线路跳闸等突发情况,肇庆供电局线路巡视人员马上展开故障查找、危险点排查任务,有时候需要承担被雷击、带电作业等潜在风险,爬上基塔进行查勘。肇庆供电局输电管理所航空管理小组组长陆勇生说:“以前一个班组分四组人,每个人都要爬几个基塔,去巡视雷击点和事故点,现在一旦跳闸,每组人带上一台无人机,一组人飞十几个基塔,不用爬山,即可非常准确快捷找到事故点。”
另悉,无人机还有一个效能,弥补人工巡视的不足。据统计,以前很多通过人工巡视不能发现的电网线路、基塔缺陷,现在无人机能够查找出来,至去年为止,肇庆供电总共找到了6000多个类似的缺陷。“有了无人机后,线路上的缺陷能够非常清晰地反应出来,哪怕是缺失一个螺丝钉,也能及时发现。”
“这个工种正在被无人机改变,无人机也在改变我们这些飞手。”该局90后的女飞手董丽梦如是说。
(通讯员:林佩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