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界一直奇点理论,还有一所著名的“奇点”大学,简单来说,就是人工智能发展到某个零界点后,会爆发性增长成为一个新的物种。对此威胁论,许多专家学者都在呼吁人类应该保持终生学习。
Infosys首席执行官史维学指出,人工智能(AI)和自动化技术已经开始影响我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人工智能出现在日常物品和过程中,比如虚拟助理、超市结账、无人驾驶汽车和探测信用卡交易欺诈。
人工智能带来扰乱是不可避免的,这种扰乱往往引发深切恐惧。当前这股由技术进步推动的变革潮流没有什么不同之处。不过,就像之前的时代那样,我们必须学会超越这种扰乱,在新的时代蓬勃发展。就人类从新技术挖掘最佳效益的能力而言,改变我们的教育观念至关重要。
在澳大利亚与昆士兰大学的研究生进行交谈时,史维学对他们提出了三点:首先,人工智能以及由此产生的工业自动化和业务流程将影响我们所有人,而且是永久性的;第二,人工智能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巨大的机会去超越它带来的扰乱;第三,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这种扰乱将一次又一次重演。在我们所处的世界,唯一靠谱的策略是我们所有人都变成终身学习者。
是时候重新思考教育,将其视为一个终身过程。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再奖励死记硬背,而应该奖励好奇心和实验,它们是发现和理解未知事物的基石。教学大纲应当现代化,鼓励以创造性思维发现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强制性的计算机科学课程实现数字扫盲。组织还需要为雇员提供终生学习的资源,以促进技能发展。的确,企业应该被要求将年度收入的一定百分比用于员工的再培训。
从古至今,人类能够适应,部分原因就是我们紧跟技术演变的步伐,调整发展了我们的教育系统:我们升级了理解我们的工具的能力。与阅读和写作一样,数字素养也成了一项根本需要。当今的快速变化要求国家和企业从一个新视角来看待教育。
人工智能在中国更容易井喷式发展
最近,创新工场创始人兼CEO史维学在演讲和接受访谈时发表观点,认为人工智能将是中国引领全球最好的机遇。
他认为,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如翻译,人脸/图像识别(如安防、医疗影像),语音和文字识别,大数据分析(数据营销,风控,金融),无人驾驶(工业机器人/家庭机器人)存在较大的投资机会。
史维学认为,人工智能将是中国引领全球最好的机遇,因为中国不仅政策相对开放,还拥有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海量数据。而金融领域的人工智能发展最为突出,BAT“三座大山”未来会自己闷着赚钱,因为他们不想分享技术,不想外部知道他们有多大的数据,有多少方法赚钱。
对于趋势,史维学认为人工智能会比较快速的在金融领域开展应用。金融领域如信贷、风控、投资、银行和保险等业务最为突出,因为金融业务最无摩擦,而且有大数据支持。目前中国政策环境对于人工智能相对开放,相较美国或其他政策严谨透明的国家,反而可能产生更快速井喷式的发展。AI的核心关键是海量的数据,在中国这些数据是存在的,而且都是能产生价值的。
史维学认为,中国的个人信用卡支付体系不是非常成熟,就给了我们直接支付和手机支付巨大的机会,现在中国手机应用发展和移动互联网大幅超越美国。当市场基础够大时,落后反而激发出前所未有的创新模式。
而麦肯锡的研究认为,自动化带来的生产力提升有利于老龄化国家保持繁荣,有利于迅速发展的新兴国家找到新的发展动力。但自动化本身并不足以推动全球范围内的长期经济增长,因此,有必要采取重组业务流程或开拓新产品和服务等其他措施提高生产力。
小i机器人董事长兼CEO袁辉曾表示,如果人类再不拓展自我认知和自我觉醒,那么人类被终结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这句话的前提是人类目前认知能力还没有达到一个更高的地步,或者人类一直在探索自己很多未知的领域。所以如果再继续往后三十年,我们依然保持目前这样一种认知,我们将会面临非常可怕的这样一个竞争。如果是在这30年当中,如果我们能够自我觉醒,无论是不是具备了所谓目前认知的人工智能出现,都不是一个大问题。
麦肯锡认为,至2030年,自动化将提升全球20大经济体的生产力水平,并缩小彼此间的经济增长差距。在G20中,老龄化的新兴经济体,包括阿根廷、巴西、中国和俄罗斯。此类国家因适龄劳动人口的减少面临经济增长乏力。自动化对生产力的提升可使这些国家保持目前的人均GDP水平。此类国家将受益于自动化应用的提速。
根据麦肯锡的测算,全球工作场所的自动化将影响到12亿名雇员,以工资计算相当于14.6万亿美元。四大经济体——中国、印度、日本和美国受影响的工资支出及雇员占到全球的一半。中印两国由于劳动力相对规模较大,预计会有超过7亿名全职雇员受到影响,技术自动化潜力最大,其中中国的自动化潜力为51%,仅次于日本的56%和印度的52%,美国则为40%。而技术上可自动化的工作将对中国3.95亿全职雇员产生影响,涉及的薪酬达到3.6万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