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剖析Thumbtack的13亿美元估值原因
曾投资过Dropbox、Qualtrics、Inkling等优秀公司的硅谷VC明星投资人布莱恩·施莱尔(Bryan Schreier)曾指出:“在消费层面,有一点很清楚,下一个估值500亿美元的大企业将会诞生于‘混合’行业,也就是将技术与人力结合的业务。”Thumbtack正在证明这个“混合”领域的潜在规模。而他认为Thumbtack之所以具有5000亿美元市场,是因为未来技术是可以链接所有人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
在美国Thumbtack是家喻户晓的,它是一个新的本地服务交易平台,提供的各种服务范围比所有的平台都要广泛,在Thumbtack上,你提出一个要求,服务者竞争上岗。把你的邀请分配给附近的服务者,他们会给出报价及描述他们提供的服务。平均每个服务客单价500美元,Thumbtack收取服务者3至25美元作为中介费用。凭借20多万服务者,每年300万次成功推介,全年提供了价值18亿美元的潜在业务。Thumbtack推广个人服务者的生意弥补了Google推广公司企业广告的空白领域。
二、“约单”引领中国的Thumbtack模式
施莱尔认为:“有一些新的大市场至今还没有被人掌控,那就是原来属于线下现在转为线上的市场,有时主要是因为有了移动链接技术,有时是因为其他原因。Uber就是一个好例子,它可以颠覆的士产业,一旦所有司机都有了手机,手机支持GPS,就会颠覆出租车产业。Uber所在的市场规模达到了800-1000亿美元,而Thumbtack则有5000亿美元规模的市场。”在中国人口密度及服务者规模的优势下,混合产业模式的市场潜力巨大。
从约单官网数据获悉,该公司成立2年多以来,目前已沉淀3000多万用户,300多万服务者,每年3000多万笔成功交易,全年潜在业务交易突破100亿(2017年官网发布数据)。试拿Thumbtack模式的数据算笔账,如果向每个服务者收取推介费25元,那么全年收入则为7.5亿元!
三、本地生活服务定制化(Service To Demand)
约单与Thumbtack的共通之处在于将原有传统非标的本地生活服务定制化。与58、赶集不同,Service To Demand全面打破工业时代形成的“雇佣”模式,取消了店铺老板对劳动者的剥削。这对于消费者和服务者双方是皆大欢喜的,消费者不为店铺老板的租金、水电、利润买单,服务者也从而自由的分配和选择自己的服务时间及服务对象。随着互联网对传统经济形式的冲击,各种“临时职位”日渐普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利用多余的时间,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从而获得一定报酬。大家对这种“个人共享经济”的生活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体会,比如下班路上约个顺风车、共享单车、共享打印等。约单在创建Thumbtack已有本地生活服务品类的同时,也提供无需专业技能的服务品类,从而引发出“陪跑步、陪唱歌、陪吃饭”等娱乐品类形成。前不久新闻上报道过的杭州男陪跑员月收入2万元,及剥螃蟹的“蟹谢小姐”都是约单上的服务达人。娱乐品类的创建为个人共享经济模式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大量的闲置劳动力和在校生空闲时间得到了价值的提升。
“个人共享经济”的出现,是对公司为主的经济体系的重要补充。LinkedIn网站在《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中显示,2015年中国分享经济市场规模约为1.9万亿元,参与提供服务者约5000万人。这些服务者相对是分散无组织的存在,且在提供服务时缺乏统一管理、标准化运营。约单为这些服务者提供良好平台支持,使他们能接受标准化管理,让他们找到组织。如果全国5000万的服务者都能在类似约单这样具备管理条件的平台落地,他们的个人信息、认证信息、交易信息、评价信息都可查证,那么未来的市场发展空间将是无可想象的。
四、互联网巨头觊觎个人服务领域的蛋糕
几家互联网巨头觊觎这个巨大的商业方向,对于这块蛋糕亚马逊、Facebook也想咬一口,电子港湾一直在推广eBay Hire,它让消费者在购买足球鞋的时候连同足球课一同订上。据报道称,亚马逊也采用类似的模式,通过推出亚马逊本地服务(Amazon Local Services),尝试在西雅图、洛杉矶和纽约等地推出电器安装和维修服务。这种买卖双方撮合的交易模式,势必要面临强大的用户管理体系。淘宝在发展初期阶段也面临了卖家管理、质量把关等诸多问题。滴滴出行的今天也是凭借百亿级资金的投入而形成的规模。Thumbtack必须快速加大用户规模,过去两年向Google累计融资2.5亿资金用于用户营销,希望在这个商业方向上脱颖而出。
“亚马逊令人生畏,因为这是一家实力雄厚的大公司。”Thumbtack的联合创始人及CEO扎帕科斯塔说,在亚马逊考察市场的过程中与他进行过不计其数的会谈,“不过这家公司基本上和地球上的每家公司都在竞争。我们会专注于自己手里的这件事,并会在这个领域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