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 > 新闻 > 正文
五局电务城通公司:劳模管理创新打造“工匠”精神
来源:       时间:2017/3/24 19:59:18     
日前,中铁五局电务城通公司注重加强劳模管理创新工作,积极开展劳模创新工作室活动,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和智力,发挥劳模精神的引领作用,打造具有新时代特点“工匠”精神的职工队伍,极大释放和激发了职工群众创新创效的积极性,将职工创新的涓涓细流汇聚成企业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成为企业发展的“智力源”和“成果库”,为公司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 

日前,中铁五局电务城通公司注重加强劳模管理创新工作,积极开展劳模创新工作室活动,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和智力,发挥劳模精神的引领作用,打造具有新时代特点“工匠”精神的职工队伍,极大释放和激发了职工群众创新创效的积极性,将职工创新的涓涓细流汇聚成企业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成为企业发展的“智力源”和“成果库”,为公司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

劳模创新工作室授牌仪式

“工匠精神”是精细雕琢、精益求精的一种精神理念,而劳动模范是企业职工中的杰出代表,每个时期的劳模,都是时代的精神符号和力量化身,随着时代的发展,劳模被赋予着越来越多的时代内涵和元素,因此,推崇工匠精神,就要充分发挥劳动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20123月,自中铁五局电务城通公司由原中铁五局电务公司与中铁五局城市轨道交通分公司合并重组以来,公司坚持不忘初心,围绕企业发展中心,建立劳模管理创新平台,创新性地以多种方式和手段开展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探索实践,以劳模精神引领企业创新发展。

一是牢固树立全员人才观念,打造人才管理高地。

中铁五局电务城通公司高度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和“人人皆可成才,人人都是人才”的全员人才观,打造人才高地,为公司稳定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

首先,按照“岗位管理为基础、绩效考核和技能评定为导向”的管理思路,按照不同板块、不同专业的岗位、职称、技能等级、工作年限、业务能力、工作业绩等进行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能力鉴定,完善、细化相应薪酬待遇,形成有效激励机制,激发职工干事创业热情。

其次,公司制定了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提出了“高端引领、整体推动、分层管理”的高技能人才系统发展思路,以培养选拔技能专家为引擎,以优化高技能人才结构和分布为抓手,以用好用活高技能人才为根本,以提升能力素质和技能水平为重点,以加强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为载体,构建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系统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项目部举行”导师带徒“签字仪式

最后,公司实施高技能人才分类管理,按岗位资格进行分类管理,守住岗位资格的底线。技能人才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按照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进行资格等级“爬坡”管理,公司年鉴定规模已达160人次,按初、中、高、专家级进行阶梯式培养。

二是实行“宝塔”式人才管理,优化人才成长环境。

为更好的满足人才的需求,做好企业中、长期发展的人才保障,促进青年员工快速成长、成才,中铁五局电务城通公司紧密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把人才培养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全面启动“导师带徒”、“优秀人才”、“后备干部”三步曲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成为企业阶梯化“宝塔”式动态人才管理体系的塔基、塔身和塔顶。

塔基—导师带徒。公司积极推动导师带徒工作,并将此作为培养人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针对一线班组专业分工细、基础条件不一、技能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明确导师带徒目标和培训计划,积极签订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导师带徒协议》,同时制定现场培训计划,确立培养目标,并选定有针对性的技术难题和研究项目,由徒弟现场操作,师傅现场指导,采取定向培养方式挖掘学徒潜能,考验师徒共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公司还建立健全导师带徒工作考核机制,对所有签订协议的师徒进行跟踪、检查、测评和评比,确保导师带徒不流于形式,真正使培养对象过程走的扎实,效果得到体现。

塔身—优秀人才。公司建立了动态人才管理库和企业优秀人才库,入库人才涉及专业技术、高级技能、专业管理等,从施工员到项目经理,从普通部员到中层干部,扩大了企业人才涵盖范围。公司通过主动培养、加速培养两种方式积极充实优秀人才库,主管领导和职能部门不定期到基层单位调研发掘人才,进行面对面座谈、交流,鼓励员工考取专业资格证书并给予奖励。公司对各类执业资格注册人员、技术支撑人员进行津贴发放,并在注重奖励同时,强化技术职称的评定。目前公司拥有各类执业资格人员102人。

现场施工技术工艺创新

塔顶—后备干部。电务城通公司将基本素质好、工作能力强、发展潜力大作为后备干部选拔的三项标准,充分发扬民主,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将过去的“小范围酝酿”干部提名人选工作,变为如今开放式推荐。坚持“能者上,庸者下”的选人用人标准,把干部的选拔任用放在“阳光下”进行,通过全公司公示后任用。通过引入竞争,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用人标准与本人工作业绩、业务能力有机结合,从而建立起一系列适宜干部成长的长效机制。在近几年提拔副科以上干部50多名,在考核中无一问题干部。

三是推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电务城通公司以推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为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劳模的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头作用,让劳模创新工作室成为学习先进、培养人才、服务企业的"三赢"平台。

1.确定思路,明晰标准,高起点定位创建活动。在定位上,劳模创新工作室区别于企业的研发机构,将其作为企业研发机构的延伸和补充,以“整合技术资源、打造优势团队、发挥骨干作用、解决企业疑难”为主要内容,突出劳模的技术引领和精神传播。公司下发了《关于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实施意见》文件,出台了经费支持、政策保障等工作制度,明确了创建形式和目标任务,对5个创新工作室进行了命名、立项和授牌。

2.明确责任,落实节点,确保取得创建效果。劳模创新工作室明确了创建目标和各方责任,各个工作室在制定计划的同时明确了具体的时间节点和进度目标,公司工会按照节点计划抓好过程督导、过程评估、过程总结,力求创新活动过程精细,结果精品,力争每个创新工作室出人才,出经验,出成果。

中铁五局电务城通公司举办青年职工技能大赛

3.把握“七有标准”,规范创建活动。一是有牌匾,创新工作室以劳模姓名命名,并悬挂牌匾;二是有场所,每个“创新工作室”要有固定办公活动场所,设施齐全,配备必要设施;三是有制度,要建立活动开展制度;四是有经费,设立专项经费扶持劳模先进开展创新工作;五是有团队,以劳模先进为带头人,扩大创新团队;六是有台帐,创新活动开展要有准确、详实的档案资料记录;七是有成果,要围绕生产实践开展技术攻关,推广应用创新成果。

4.注重“五个结合”,务求创建实效。各级工会和创新工作室要把创建工作与倡导正确的劳动观相结合,与群众性的技术创新相结合,与创建“工人先锋号”相结合,与深化职工素质工程相结合,与创建和谐企业相结合,注重传承劳模精神,破解技术难题、培养技能人才等方面的实际效果

中铁五局电务城通公司对高技能人才进行表彰

四是组建规模阵地人才培养模式。

电务城通公司以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金牌员工”和“劳动模范”选树活动,广泛开展比技术创新、比科学管理、比文明施工、创和谐团队为主要内容的“五比一创”劳动竞赛活动,先后在株洲电化分公司、衡阳通号分公司建立了大型电气化、电务工程专业模拟培训实验基地,坚持每年至少举办一次盾构机械操作工、接触网工、信号工、通信工等行业技能大赛和专业培训,形成了“以点示范、线片结合、扩大覆盖”的技术比武培训新格局。公司劳模李朗焕在中国中铁盾构机操作工技能大赛中获冠军。 公司支持鼓励职工广泛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五小”创新和提合理化建议活动,调动广大职工的创造活力和创新潜能。

近年来,由于中铁五局电务城通公司坚持以劳模管理创新为引领导,以劳模创新工作室等为平台,围绕工匠精神的核心“人才”,不断加强干部的培养、考核和选拔工作,大力加强了人才队伍建设,基本形成了量质齐升、结构合理、专业齐全的人才梯队,为公司持继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公司现有各类专业技术干部951人,其中教授级高职5人,副教授级高职69人,中级职称377人;技术工人中有高级技师73人,培养高技能人才154人,其中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公司成立的5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已取得省部级创新成果4项。仅2016年,公司新增科研项目6项、延续4项,工法开发6项,申报专利3项,共计投入4500余万元。深圳、南昌等地铁科研项目分别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江西省科学技术成果及南昌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广州地铁21号线科研项目取得良好效果;2项职工创新获局表彰,1人荣获“省优秀创新职工”。

(陈凯 张振鹏  赵青)

责任编辑:小七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