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刚刚被一则新闻吓的心惊胆战,说是上海又现一种新型犯罪,被害人在没有接听过诈骗电话,没有植入木马的情况下被犯罪嫌疑人采用撞库的形式雇人编写了黑客软件,专门扫描服务型网站。以此来获取大量的银行卡信息。然后尝试登陆受害人的网银,最后屏蔽受害人的手机信息。神不知鬼不觉得,就把受害人的钱骗走,而用来转走钱的“章一丹”很可能就是一个冒用他人身份开立的假账户!在这起案件中,有个被害人的卡中有三千多万。但是幸好,他给自己设置了一个限额5000,免过一劫。想想这幸亏央妈的261,让小主我赶紧去查查自己的银行卡情况。
今早一觉醒来,卡限额还没来的及改就听闻,贵阳银行李行长在银监会第98场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竟然提议请求开放Ⅰ类银行账户远程开户权限,听到这里小主我也是跪了,只想用黄西的名言表达心情“这是真的吗?”。央妈的261这么严犯罪分子还不断“跃跃欲试”,如果将Ⅰ类银行账户的亲见亲签也简化,我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个“李一丹”、“王一丹”、“马一丹”跑出来祸害大家。也许有人会说我杞人忧天,至于吗。那就让我好好跟你念叨念叨:
Ⅰ类账户不亲见亲签真的有风险吗——一定有
从山东女大学生徐玉玉之死到清华大学教授被骗上千万元,2016年前10个月,全国共破获电信诈骗案件9.3万起,收缴赃款赃物价值人民币23.8亿元,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48.7亿元。在这些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活动中,犯罪分子用于转移诈骗资金的银行账户和支付账户主要来源于两个途径:一是不法分子直接购买个人开立的银行账户和支付账户。二是不法分子收购居民身份证后冒名或者虚构代理关系开户。在互联网金融和现代通信技术在金融领域中广泛运用的背景下,银行和支付机构依托互联网等电子渠道,为个人远程开立账户,账户的开立越来越方便。但在个人信息包括银行卡信息泄露问题突出的背景下,非柜面亲见亲见也将导致买卖账户、冒名开户和虚构代理关系开户这个情况大概率发生,一不下心你身份也许真的成为“犯罪帮凶”。
那农村偏远农村客户办卡难咋解决——央妈早已想到
早在261号前,央妈《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 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中已经明确说明:通过远程视频柜员机和智能柜员机等自助机具受理银行账户开户申请,银行工作人员现场核验开户申请人身份信息的,银行可为其开立Ⅰ类户;银行工作人员未现场核验开户申请人身份信息的,银行可为其开立Ⅱ类户或Ⅲ类户。只有通过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受理银行账户开户申请的才不能开立Ⅰ类户。所以李行长的流动金融服务车中自助发卡系统只要有银行工作人员“验明正身”依然可能服务百姓。央妈不仅考虑到了百姓办卡方便,从2012年开始建立的助农取款点在14年就实现了全国90万个行政村全覆盖,解决了农村居民支取现金不便,往返奔波的困难。
保护好我们的钱袋子还需要咋办——存钱想一想,用钱慢思量
每天看着银行账户上的数字我向上翻滚,我就心花怒放。但要保证它始终属于你就要多加小心喽,赶紧想想一下几点你做到了吗?第一卡非多多益善,赶紧清理自己不用的银行卡,同时密码要定期更改,否则下一次“章一丹”撞上的可能就是你;第二根据自己的支出、消费实际需要,与银行和支付机构约定非柜面渠道转账的限额和笔数,像上文提到的三千万大哥,要不是设置了5000元的转账限额,那真是哭都没地方哭啊。同时央妈还给我们大家开了一剂后悔药——ATM机转账24小时内将可撤销;转账业务也提供实时到账、普通到账、次日到账等多种方式选择,存款人在选择后才能办理业务。因此在你用钱的时候要考虑清楚。后悔药不多,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