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产业观察 > 产业观察 > 正文
周妙荣:高楼逃生“神器” 获准全国推广
来源:       时间:2017/3/6 14:16:50     
这是一个期待列入政府议事日程的“国家战略”、“重大民生”。高层建筑紧急撤离”一一这是现代社会才产生的、关系人民生命安全的重大民生。 
六十层 三分钟 百多人 零死伤
      这是一个期待列入政府议事日程的“国家战略”、“重大民生”。高层建筑紧急撤离”一一这是现代社会才产生的、关系人民生命安全的重大民生。但是每每高楼火灾常常只报道死伤数字,极少透露死伤原因、地点等具体情况,本应该公开调研,认真解决的重大民生却被疏忽……。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人民防空会议中明确提出:“把人民防空作为国家战略纳入十三五计划”,现代社会的“高层建筑紧急撤离”自然是“人民防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人防办”表示,他们只管地下,不管地上……。“国家战略、重大民生”哪一个政府部门列入议事日程?
    “高楼逃生世界难题”,髙楼人的恐惧,城市发展的瓶颈,人民政府的“痛点”,期待政府职能机构、官员“胸有大义 心有人民 肩有责任”积极履职、攻坚克难,努力解决,为民解忧。
2017年新春来临之际,一项有望破解“高楼逃生世界难题”、被报纸、电视、网络等广泛报道称为“逃生神器”的发明专利《高楼快速逃生滑梯》,终于获准在全国推广。项目先后得到公安部国家消防产品评定中心领导和专家、国家科技部门、上海市政府领导和职能部门等单位的支持,没有这种完全出于“责任驱动”的支持,这个创新项目寸步难行。
      因为为了保障逃生人在楼梯内顺畅逃生,消防法规有不准在消防楼梯安装任何设施的规定。但是逃生滑梯是一个平时收起、遇灾时立即在楼梯台阶上铺展一条滑梯可以让人躺着逃生直达?层的“话路”。
      项目优势突出,其优势是目前国内外任何高楼逃生产品无法比拟的,但却触碰“红线”、“禁区”。怎么办?如果否定,合法合规,但是斩断了一条“活路”,“世界难题”依旧。如果接受,官员有“担责”风险。这个问题的“难度”说不定不会输给“高楼逃生世界难题”。面对两个“难题”,发明人的困惑与艰辛自不必说。但是,让发明人庆幸和深有感触的是各相关政府部门和官员抱着对人民生命负责的态度,通过充分论证,甚至不同观点的激烈辩论,最后都能统一观点,实事求是、敢破敢立,勇于担当,积极支持,对项目帮助、检验、评定、颁证。在这股新风下,终于将这个关系无数高楼人生命的重大创新转化为成果。
      但是,这股“新风”是否能把这个关系人类生存安全的重大创新继续吹送到毎一幢高楼,甚至走出国门为世界高楼人造福,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但是这个创新项目有太多的理由期盼政府更多的“责任驱动”。


 

      高层建筑全球第一
      我们国家的高速发展,已有不少全球第一,领跑世界。 
      高楼数量也应是毫无悬念的全球第一,据统计,我国超高层建筑已占全球的80%以上。如此伟业足以让我们国人自豪,但此项“第一”喜忧参半,因为“高楼逃生”是“世界难题”为此,高楼大规模兴建频遭质疑,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
      中国应该实现“高楼安全”全球第一
      党的十八大指出“居安思危 未雨绸缪 克难奋进”。“高楼安全”势在必为。我们作为高楼数量全球第一的国家理应尽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应该力争“高楼安全”也成为“全球第一”。这种决心,对内是对人民的生命安全负责,对外是彰显我们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自救第一”空白一片
      高楼消防第一要务是自救逃生,却因“世界难题”都无法解决,特别是超高层建筑更是没有任何逃生产品和设施可以应用,成为普遍的安全缺失。这个严重问题决不能因为是长期“难题”而麻木,因为“万一”总是难免,悲剧不应重演。例如美国9.11 恐怖袭击,飞机撞楼到双子座倒塌一个多小时仍有三千余人来不及逃生。又如“高楼之都”迪拜,2016年前后一年多时间发生三次超高层火灾,每次都烧成“高楼火炬”,触目惊心。
      据公安部统计,我国2013年发生火灾38.8万起,死亡2113人,受伤1637人,火灾死亡率为55人/万起。其中多层建筑的火灾死亡率为106人/万起,特别是高层建筑的火灾死亡率高达131人/万起,突显高楼逃生难题的严重危害。我们不能心安理得的让高层建筑“自救”空白长期存在。这是长住久安的百年大计,也是势在必行的当务之急。一切冷漠无视、束之高阁或者稍安即怠、得过且过的想法和行为都是短视的、不明智的、不负责的。
      “安全使用”是任何“合格商品”的基本条件
      任何商品的安全使用是合格产品的基本要求和条件。高层建筑缺失发生突发事件时可以让高楼使用人快速安全撤离以保证生命安全的配置,就其“商品”属性而言是“不合格产品”。产品“不合格”却仍无节制的生产,无论从现实、理论或法规而言都是不合常理、难以维系的。
      高楼大厦是人类生存的需要 
      矛盾的是,高楼大厦又是人类生存的重要需求。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特别是大城市,人类常常迫不得已向空中寻找生存空间,同时高楼大厦独具的豪华舒适也成为人类对这个独特的生存环境和活动场所情有独钟、喜爱有加。因此,高层建筑仍如雨后春芛,越建越多,越建越高。
      “需要”与“安全”矛盾的解决之道
      因为高楼安全难题未解而停建高楼犹如“因噎废食”,显然不可取。但是明摆着关系生命安全的严重问题,因为“难”而无能为力、得过且过也是不负责任的。唯一正确和合理的选择就是发挥人类的智慧去努力破解高楼逃生世界难题,这就是人类进化吏。
      高楼逃生难在哪里?
      高楼逃生只有三条路,但条条难逃:1,电梯禁用 2,外空间逃生风险大难度高,而且“外空间”是高楼火灾过火的主要途经。3,楼梯逃生烟多人多、费时耗力、拥挤踩踏,特别是楼梯的“烟”。
      也许正因为楼梯是死伤“重灾区”的原因,因此国内外的逃生产品几乎都选择外空间。但是实际上高楼遇灾绝大多数人逃生选择楼梯。南辕北辙,解题无望。
      目前的高楼逃生产品和市场呈“低水平”状态
      迄今为止高楼逃生仍被国际公认为“世界难题”,我们国家也是如此。换言之,也就是至今没有一个逃生产品能真正解决高楼逃生问题。因此,目前的不能真正解决高楼逃生难题的产品及市场只能属于“低水平”的,我们不能满足于“低端产品”和“低水平市场”。发力竞争,你争我夺更是毫无价值。
      高楼逃生产品的“市场特殊性”
      消防产品的“特殊性”要求政府不能简单化的交给“市场经济”运作。“市场经济”依靠商品市场自身规律,奉行“优胜劣汰”自然法则。但是高楼逃生产品的特殊性是没有一般商品具有的充分的市场表现和筛选机会。因为:1,火灾不是“一万”,仅是“万一”,产品使用机率小,依靠市场表现和筛选有局限性。2,即使火灾死伤,追究的也常是起火原因,至于是否有逃生产品或逃生产品优劣等环节却常被忽视,少有机会通过实战进行筛选或评估。
      产品缺少或者无法通过市场检验去“优胜劣汰”及筛选定论,便靠五花八门的营销手段取胜。甚至纯粹的“利益驱动”,进行虚假宣传,恶意误导等等。这样,产品的“市场特殊性”的负面效果使本来“低水平”的产品市场更加“雪上加霜”,频添乱象。而这一切是以人民生命为代价的。


 

      市场经济必须重视“社会主义”前提
      鉴于高楼逃生产品市场这些情况,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国家的市场经济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 ,如果忽视或忘记了这个重要前提,高调宣扬“企业以盈利为目的”,企业“利益驱动”为宗旨,如果政府对“市场经济”认识不足,管理缺失,“利益驱动”淹没“责任驱动”,那么空气会雾霾、水源会污染、土地会有毒、食品有危机……高楼逃生也闹不清“应该向下逃还是向上逃”,生死纠结。
      十一坚持“社会主义”的关健是“责任驱动” 
      有职有权的政府和官员应该去“责任驱动”、去积极参与、领导、监督、管理市场,特别是重要的民生产品市场,以各方的“责任驱动”去抑制市场容易出现的不正当“利益驱动”,去“?”高楼逃生产品缺少市场检验之“短板”。例如利用展会、峰会等机会,对产品及逃生方法进行研讨、评估、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优胜劣汰”,“特殊情况特殊处理”的去规范市场,“该出手时就出手”,敢说敢干、勇于担当。而不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得过且过、明哲保身。
      习主席说过“胸有大义 心有人民 肩有责任”。如能牢牢铭记,那么市场一定会在政府和官员的“责任驱动”之下风清气正,有序发展。
      十二解决“高楼逃生世界难题”的产品六大技术要素 
      客观分析,我们认为破解“高楼逃生世界难题”的逃生产品应该从工艺技术上达到以下条件和要求:1,最大限度的保证逃生人生命安全,甚至可以做到使用该产品逃生实现不死不伤。2,最小的次生灾害风险,即使该产品质量或使用发生问题也不致于造成影响生命安全的严重伤害。3,最快的逃生速度。4,最合理便捷的逃生方法5,最高的逃生效率。6,不受楼层局限,包括超高层建筑也可适用。
      如有达到经管理机构认定条件的创新产品,经消防或建筑按照相关法规严格审核和技术鉴定确认后,应该成为高层建筑的“安全标配”,列入法规进行推广实施。事关生命的重大民生,政府义不容辞,必须主动作为、大胆管理、“责任驱动”。


 
 
      十三发明专利《高楼快速逃生滑梯》对照达标条件
      破解“世界难题”的六大要素,项目全部达标:1,逃生人只要“见缝插针”躺进逃生滑梯就能自主甚或被动的自上而下滑至底层,实现“零死伤”。2,在铺展于楼梯台阶上的滑梯上滑行逃生,难有发生危及生命的次生灾害的条件。3,快速:消防测试,项目展开每层一秒,逃生滑行每层二至三秒。以六十层计,三分钟以内滑至底层。4,便捷:任何一层均可方便启动逃生滑梯,并躺进滑梯直达底层。5,高效:每层滑梯均可容三人左右同时滑行,以六十层计,自上至下三分钟,同时逃离一二百人。6,项目以单层结构为单位,由机械联动方式串联,楼层数量不受限制。是唯一能使用于超高层建筑的逃生产品。
      除此之外,逃生滑梯一经启动,可同时联动喷淋、警报和紧急照明,都是发生火灾时的重要功能,可以同时一揽子解决。 发明专利针对楼梯“烟” ,项目无论单项或综合优势,均堪称第一。“高楼逃生世界难题”由此破解已是不争事实。
       责任编辑:小七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