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隼
做好新常态下党建工作对于提高项目的工作能效、促升工作质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施工现场工作开展中,只有紧抓党建工作,才能进一步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堡垒和榜样标杆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全体职工工作开展的热情和积极性。立足于工程施工工作特点和发展需求,提出以“学、看、研、比”四项举措促动施工现场党建工作优快开展。
一、 以学为基,提升党员干部整体素养。
基层党建工作中遭遇到的难题多是由于对党的精神领悟不彻底、对党的指导方向认识不够清晰等原由所造成,因此,及时将党的最新文件精神和指导思想宣传、贯彻到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就该方面来说,应该做好以下两点内容:
一是建立党建学习平台,变“散”为“聚”。党建工作开展中,不同施工现场的党支部在党建工作开展中,学习的内容和载体各有不同,这也造成学习成效参差不齐。针对该情况,采取施工项目部为单位建立党建学习平台(譬如以网盘为平台)的举措,利用平台上传的党的文件及学习资料、多媒体,不同项目部的基层党员干部登陆该平台进行学习,使得其不用花费心力寻找学习资料,变分散学习为集中学习,与此同时,党支部则可以结合平台内容和自身实际开展特色活动,切实达到变“散”为“聚”同时又突出特色的目的。
二是利用党建学习平台,变“管”为“督”。将学习平台中的内容分为“必要学习内容”和“选择学习内容”两类,党员登陆党建学习平台,并且以分数累积形式衡量学习成效:学习完“必要学习内容”后采用项目部考核方式进行考核,学习完“选择学习内容”内容后填写个人心得然后由党支部书记进行打分,总得分作为年终考核评比内容。藉此提升党员干部主动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为提升个人意识和认知水平提供促动。
二、 以看为导,把握党建工作正确导向
随着党建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工作内容也日益繁多,“低下头看路、抬起头看路”已经开始成为做好党建工作的常态化举措,但是与此同时,对于部分党员干部而言,在“如何看”方面仍然存在后继乏力的显著问题,亟待改进。就该方面来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一是疏通“民意反馈渠道”。强化“民意反馈渠道”拓宽和畅通力度,有利于党建工作成效的不断提升。针对此,可以做好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拓宽“民意反馈渠道”。将项目部党支部联系方式向政府部门、村民进行公开,鼓励大家将所发现问题以文字、图片、视频资料的方式进行反馈,并且根据反馈情况进行及时处理,作为党建重要议题进行讨论;二是成立“民意调研小组”。针对反馈的具体内容,建立调研小组进行实地调研,并且根据调研结果明确问题解决的时限,切实将党建工作做到群众中去。
二是发挥“广域集体智慧”。针对前期调研提出的热点问题以及调研小组调研的实际情况,建立线上线下“金点子大讲堂”,鼓励广大党员干部就热点问题解决提出方法举措,并且组织安排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对于这些方法举措进行评核,讨论可行性,最大限度发挥党组织的集体智慧,同时也推动出现问题的尽快解决,确保党建工作见实效。
三、 以研为源,促进党建工作优化升级
在现场施工党建工作中,经过一段时间快速、有效地发展,党建工作往往会遭遇发展的瓶颈,速度缓慢,效果不再明显。为进一步突破显著存在的“平台期”,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予以不断用劲:
一是开展现场党建工作研讨。邀请公司内其他项目的优秀党工委,定时定期就党建工作开展的模式、举措进行讲解,最大限度分享党建工作开展经验,并且利用党建工作讨论契机,就当前党建工作开展中存在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辩论,以此激发党员干部更多优质想法的产生。然后将研讨中的优质工作举措固化到本地党建工作中,促动党建工作成效的持续提升。
二是及时做好党建机制优化。重新审视各项规章制度在工作中的合理性、有效性和鲜活性:对于已经完全或者失去意义的单位内规章制度,经过党小组评审,将会对其进行注销或者去粗存精,以切实保证此类制度不会在基层党建工作中造成阻碍;对于面对问题时发现的缺乏的制度,结合实际情况,上报建制文件,在党工委领导、部门领导同意的基础上,征询全体员工意见,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切实保障了现场施工党建工作中制度所起到的推力作用。
四、以比为促,实现党建工作纵深发展
党建工作和现场施工工作二者和谐交融,相互促进。因此,欲加强党建工作力度就必须在现场施工工作的开展上不断进行着力。可以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做好“互联网+先进”工作。利用微信、微博等载体,对于基层工作中先进模范、尤其是党员模范的优秀事例,加大宣树力度,采用“每日一例”或者“每周一例”的方式进行常态化宣传,使得更多的人可以通过阅读明晓作为党员干部应该“如何做”、“如何做好”本职工作,使得这些看得见、摸得着、有亲和力的典型人物发挥以点带面的优质作用。
二是完善“优秀者+激励”制度。对于优秀党员干部,激励政策不完善是当前当前工作开展中存在的显著问题。针对此,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对于优秀党员干部的激励政策,激发起继续主动积极开展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可以间接号召其他党员干部其学习,另一方面要切实在“以什么方式激励?”问题方面不断思索,结合党员自身实际,对于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激励,避免“一张证书”抵“百般工作”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