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信财富总裁冷厉)
2007年上映的《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中,主演斯琴高娃曾在影片这样说:“在这年头,谁能帮我发财就是最大的爱!”
这一年,P2P模式携“爱”进入中国,迅速形成规模。
十年过去,民信总裁冷厉表示,这是一场劣币和良币之间的较量。他说:“随着今年P2P监管规范的横空出世,P2P行业将迎来健康发展,‘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将得以避免。”
为民解忧
2007年6月,我国首家P2P平台公司成立,2013年迎来爆发式增长,2015年达到巅峰。
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5.6万亿元,根据央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2012年是3.25%,2016年降至1.5%。按照最高的3.25%算,我国居民存款10万元,每年转存,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十年之后,本息合计13.7689万元。
据盈灿咨询及网贷之家数据,P2P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水平由2013年最高的26.36%到2016年9月收益率首次跌破10%,达9.83%。按照最低的9.83%计算,投资者投资10万,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十年之后,本息合计25.5393万元。
同样的10万元,收益翻了一倍,P2P在中国的火热便不足为奇。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较低,广大投资者,尤其是散户面临着投资渠道有限、利率偏低等问题,P2P行业恰好为广大散户投资者提供了高收益的理财方式。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4000多万家小微企业缺乏商业银行支持,资金缺口达20万亿元。这些企业不得不以高昂利息在民间筹集经营流通资金。 “P2P的出现适逢其时地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慢问题。”冷厉说。
诚信为本
P2P网贷进入门槛低,没有注册资金要求和牌照申请要求,大量鱼龙混杂平台涌现。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监管缺口,违规套取资金跑路。数据显示,2015年P2P网贷问题平台数量为896家,“跑路”类问题平台数量最多,占比55%。
为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诚信生态环境建设,2016年3月25日,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组建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上海成立,首批会员437家,其中,网络借贷领域首批会员不足40家,民信是其中之一。
合规之路
2016年是P2P“监管年”。从2016年8月银监会正式下发《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再到2016年10月13日十五部委联合发布《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就如何专项整治P2P网络借贷风险出台具体细则,P2P——投资者眼中的“熊孩子”,终于戴上“紧箍咒”。
从《暂行办法》和《实施方案》中可见,“银行资金存管”是平台合规首要硬性指标。所谓银行资金存管,是由银行管理平台投资人的资金,平台管理交易,做到资金与交易的分离,使得平台无法直接接触资金,避免投资人资金被挪用,从而避免了自建资金池、携款跑路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据网贷之家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9月,全国P2P平台运营数量2200家,仅有137家P2P平台与银行签订资金存管协议。2016年7月,民信公司与江西银行正式达成资金存管协议,经过四个月的努力,11月银行存管正式上线。
除银行资金存管外,获得电信业务经营许可(即ICP经营许可证)是平台是否合规的另一项重要指标。
ICP许可证也称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只有获得认证的机构才能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有偿提供信息等服务活动。根据国家《互联网管理办法》规定,经营性网站必须办理ICP证,否则属于非法经营。而P2P网贷平台作为从事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的网站,办理ICP许可证成为必然。
今年上半年,民信主动向北京通信局递交申请材料,9月1日正式收到了北京通信局颁发的ICP经营许可证,恰好赶上了《暂行办法》的正式出台,第一时间符合了上述要求。
据网贷之家统计显示,同时拥有银行资金存管跟ICP证的平台不到百家。冷厉认为,无论是监管还是洗牌,对坚持自律发展的“正规军”而言,都是利好。
其实,利好的不止是平台,还有那些将一辈子积蓄投在P2P平台的投资者。
十年前,在《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的结尾,姨妈叶如棠投资墓地被骗,损失一辈子积蓄的她黯然离开上海,回到东北,过着“心如死灰”的生活。
“这是一场爱与恨的较量”。冷厉说,希望下一个十年,P2P的投资者:远离恨,靠近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