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融财富CEO王会敏)
在对多融财富CEO王会敏的采访中,针对几个目前金融行业备受关注的问题,从财富管理到征信,再到Fintech,他侃侃而谈。总而言之,对互联网金融这个新兴行业,王会敏笑言:发展速度也只有美国可以相媲美。
“合规转型,当然是有十足把握”
“2017年完成合规化转型,你的信心和把握有多少?”笔者问到。
“那当然是100%!我有十足的信心和把握。事实上,在2017年3月份这件事情就基本要落实了。”王会敏说。
2016年9月,国企中商沪深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战略入股银砖金融,某种程度上对于多融财富来说,也增加了多融财富说这话的底气。
银行存管问题从2015年银行存管和联合存管的并行,到2016年国家监管明令要求网贷行业只能由银行进行资金存管。恒丰银行、江西银行、华夏银行等相继在抢存管这杯羹。相较而言,以四大行为首的大银行,就远没有那么热心。王会敏认为,首先,某种程度上网贷公司抢了银行的生意,做了他们原本不做的小微企业;另外一方面,对于四大行这样体量的银行来说,专门开个银行存管业务并不划算。当然,这也是许多网贷平台的共同感受。
此外,让许多平台头疼的“限额令”存在着很大的执行难度,在现行市场,网贷公司之间的客户信息是互不公开的,个人或公司在多少个平台上借钱是很难把控的。此番规定,难免沦为一纸空文。
“强者恒强,小而美”的论调是在2015年格局未定,监管亦不明朗的情况下业内人士的相关预测。不难理解,作为市场经济才走了40年不到的中国来说,许多的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市场养成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
“大机构虽然能做的方面很多,但是也做不了所有的事情,我相信小而美的平台还是有许多发展机会的。”王会敏说。
“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财富管理”
多融财富,上海银砖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旗下互联网金融理财平台,2016年3月26日开始上线运营。截至2016年12月9日,成交量达到958,877,900,客户数量210,288。
“财富管理是针对人的,资产管理是针对钱的。财富管理是针对人的风险偏好,是针对整个生命周期相关的资产配置的财务顾问过程。”前段时间一场财富管理论坛中,百度副总裁张旭阳对财富管理提出这样的定位。
“他说得非常有理,”王会敏说,“但是中国还没有真正的财富管理。中国的财富管理实际上就是打包一个理财产品。而真正的财富管理是什么?是基于信任,将财产交给一个工作室进行打理,受托机构要帮你规划你的财产,并处理和财产相关的问题,定期给到收益,让你的资产免受侵蚀。”
王会敏概念中的财富管理,有一个非常大的前提——基于信任。诚然,在中国,受制于整个信用体系的不完善,信息壁垒没有打破,失信成本低等诸多原因,目前还很难做到信任一家机构做财产托付。
“今天就算是行业老大说是自己有数量最多的人群,但还是不敢把数据共享。因为今天给到你,明天也许你拿着这些数据跟我竞争。”王会敏说。
“你不能既是教练员,又是裁判”,这就是许多公司不愿意把自己的征信数据共享的最大原因。
事实上,对于征信机构而言,特别是提供征信基础服务的机构而言,第三方身份是至关重要的。在美国三大征信局统治了征信基础产品的市场,他们有一条不明文规定,就是数据使用者及提供者不对三大征信机构直接持股或者没有实际股权,这个规定有效避免了利益冲突。反观国内,平安、腾讯及阿里都有自己的金融产品,旗下征信公司的第三方身份是肯定没有确立的。
“诚然,征信问题并不是互联网金融所独有的,只不过这个行业让这个问题变得更加突出。”王会敏指出,“几年前,许多人甚至媒体都不知道‘征信’这个概念。”
中国的理财客户还没有被充分教育,这也是一个过程。“‘刚兑’这个问题首先是从信托行业来的,投个100万进去,我最多只能接受利率小一点,但是你告诉我本金也可能损失,这个我就不接受。”根据多年从业观察,王会敏谈到理财客户时如是说。
而有关在2016年的两个“网红”概念——Fintech和智能投顾,有说创新,亦有说是套路。“智能投顾我认为现在就还是在炒概念,对于真正的财富管理还没有做起来的中国来说,是不太可能将你的资产交给一个机器人来打理。”这个问题,除了技术,又回到了此前提到的信用问题。未解的难题,尚且有待时日。
从1990年中国开始有第一家证券交易场所,二十多年过去,客观来讲,真正要成熟,有些强“人”所难,毕竟国外自由市场都已经有百年历史了,王会敏的评价很客观。而乐观地说,中国的金融行业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实现了在世界上的弯道超车,“还是蛮令人骄傲的”,王会敏说到这里都不禁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