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湖南东放明律所律师,邵阳市法制建市讲师团讲师唐杰
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必要组成部分,律师在法治实践中的地位与日俱增。据全国第九次律师代表大会统计,我国执业律师人数已超过29.7万人,律师事务所达2.4万多家。
律师业是三大法律职业中竞争最为激烈的一个行业。要想在这样的行业竞争中做出一番成就,无疑是十分不容易的。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下,湖南东放明律师事务所唐杰律师无疑是律师行业的佼佼者之一。
唐杰律师,男,汉族,1971年12月出生,毕业于郑州大学法律专业。毕业以后一直从事法律工作十多年。先后担任十多家企事业单位,个人法律顾问,邵阳市法制建市讲师团讲师,邵阳市市民法制学校讲师团讲师,邵阳市人民调解工作专家库专家。特别是刑事辩护方面,先后担任过全国有重大影响力的刑事案件被告人的辩护律师。一生致力于用法律的程序,为当事人滋润今天;用法律实体的阳光,为当事人托起明天的希望;用法律的正义之剑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选择法律,是“我”命中注定
从小唐杰就热爱学习,对于知识有着嗜命般的求知欲。特别是对律师职业的崇尚和热爱,有非常正向的人生价值目标。“法律是我的宗教,我忠于法律,它赋予我使命。”对法律和律师职业,唐杰似乎在高中时期,就萌生出近乎宗教般的情结,在他眼中法律值得被信仰,被尊重,值得一生为之奋斗。
凭借自己勤奋好学的性格,唐杰很快就通过了司法审核。当那本像驾照一样大小的红色《律师工作证》拿到手时,光荣和责任一下子让他觉得神圣起来。他说:“那是进入社会开始承担起社会责任和义务的身份标石,也是打开我人生另一扇大门的钥匙,它引领并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
为了能够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更好的服务大众。他不断认真钻研法律法规,阅读大量的实际案例,他要求自己做到不留下任何法律盲点。执业之初,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导致无法接触到更多实际案例来学习,他就通过阅读书籍,分析经典案例,汲取前人经验总结,摸索诉讼要点。
这个阅读习惯唐杰律师一直保持到现在。他常说,业精于勤荒于嬉,熟练掌握法律知识,是做一名好律师的基础条件。所以,无论工作再忙,他都坚持每天关注新出台的各项法规,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同事们都笑称他为“活法条”,只要提出一个法律知识点,他就能准确的说出关于这个知识点的法律规定或司法解释,而这都是和他坚持不断学习和钻研密不可分的。
如果不是命中注定,唐杰不会像一个拾荒者,高挚公平正义的火炬穿越充满荆棘的森林,一如既往百折不挠,让律师在他心中扎根、发芽和壮大。多年以来,他的办案数量位居邵阳市律师界前列,功底深厚的法律知识,娴熟的运用技巧和丰富的办案经验使他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使得一个又一个的案件得到公正的判决。所以,他说:“做律师,是我命中注定。”
专业办案,让法律的天空更澄澈
做律师要有大爱至善、理想热情、责任使命。当上律师后,唐杰就给自己规定了两条:不能一头扎进钱眼里,要把实现公平正义,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放在第一位;不和公、检、法拉关系,不请客,不送礼,办案依法据理力争。凡是来找他的,只要有理,有冤情,不论钱多、钱少或无钱,也不论案件多么复杂,他都照接不推。
然而,律师办理刑事辩护却经常被人不理解,常常受到责难。“怎么为坏人说话,为奸商讲情?”, 但作为职业律师,依法收取律师费并不等同于“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他们的天职就是维护制度文明,维护公平正义,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包括刑事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在早年时期,唐杰曾接触过这样的一个刑事纠纷案例:甲将煤矿承包给乙,乙因缺少流动资金而向丙民间借贷700万元,由于乙没有按期偿还。乙,丙约定由丙来煤矿参予财务管理。由于煤矿还是效益不好,拖欠工人工资几十万,加之是快过春节,工人到劳动部门反映,劳动部门先后给甲,乙发出限期改正指令书,催告通知书。可甲,乙并未向工人支付工资。工人向政府反映,政府要求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公安机关认为丙是煤矿生产的实际控制人对乙,丙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作出了刑事拘留决定。后检察院对乙,丙批准了逮捕。
唐杰在接受丙方委托后,仔细查阅案件材料了解案情,认定丙不构犯罪,劳动部门没有给丙下发任何支付令。后来,检察院也采纳了他的意见。对丙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作出了不起诉决定书。无罪释放的丙事后多次来信致谢,但唐杰只表示,我只是在追求所有法律人都追求的终极价值:维护公平与正义。
如果辩护律师没有高深的法律素养,没有执着的敬业精神,不能为身陷囹圄的被告人提供专业的法律帮助,不能对公权力予以依法制衡的话,那么我们每个人都会在私人权利面临风险时,不知如何救济。“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就缺少了一个专业的监督力量,这也是国家在顶层设计时建立律师制度的重要考量之一。在唐杰律师的执业生涯中,这样的案件还有很多,每个案件他都是竭力办案,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热心公益,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热心公益事业,扶危济困是每个公民的道德义务。唐杰律师不仅热衷于公益事业(志愿者、义工、资助贫困学子),还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常年坚持免费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咨询和代书;认真出色地办理了多起无偿法律援助案件。在为这些弱势群体提供无偿法律援助,保护他们合法权益的同时,化解了社会矛盾。
唐杰认为,凡做律师,都应以维护公平正义为天职,本真地体现法律的使命与尊严,为国家和民生贡献力量,守候“法治中国”春天的来临,深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不仅是当前国家的主流声音,也是全社会民众的共同期待。
同时,作为邵阳市法制建市讲师团和市民法制学校讲师团讲师,他更站在全市的高度,时刻关注邵阳律师界的发展。唐杰律师非常关心下一代法制教育,多次走进学校、社区、企业,利用多种形式进行义务普法宣传,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
执业20余年来,唐杰律师一以贯之地坚守着对职业的挚爱,既仰望星空,又脚踩大地,以一位优秀法律人的理论探索与实务经验,办理了一系列令人称道的案件。他也义不容辞地积极传递法治正能量与“好声音”,为推动行业发展和法治建设,融入了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今生无悔,风雨不改赤子心
“长期以来,社会上对律师这个职业群体褒贬不一,争议很大。这种现象的成因非常复杂。但有一点已成共识:每个律师的言行对职业群体的美誉度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一直秉持这样的理念:先做人再做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职业荣誉,创造正能量,传递正能量。”
唐杰希望,在中国社会迎来历史上最有利于法治兴起和修复社会公序良俗的新政时期,每一个有中国情结的公民,无论是知识分子、学生还是科学家,奋战在不同岗位和从事不同职业的人,都应该跳出“小我”看“大我”,站出来参与到新政变革的法治人文社会的构建中,以完善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共同去努力接近“中国梦,法治梦”“做中国人真幸福”的未来愿景。
他说:“中国要成为法治社会,需要各方的不懈努力。今后我也将努力搭建一个普法平台,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所长,为他人解决更多的法律问题,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法律服务。”
张启生先生所书写的“铁肩担道义”是人们对唐杰职业道德的评价。在漫长的法制执业道路上唐杰始终以一颗赤子之心,在律师界不断开辟新天地,更好地为社会公平作努力,为实现人生价值作奋斗,为法律正义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