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8日,第十二届北京金博会上,信和大金融受邀参加展会,完善的风控体系、良好的用户体验、创新的业务形态受到媒体、参展群众的热烈欢迎,央视、腾讯网、搜狐网、千龙网分别专访信和大金融首席运营官张申,以下为搜狐网专访张申实录:

记者:日前,国务院发布《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政府选择这个时点,再次重拳整治互联网金融行业,您认为是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这些监管政策会对整个行业带来哪些影响?
(1)、互联网金融从2013年开始快速发展、积极创新、全面开花,对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监管,也蕴含了较大的市场风险。今年以来,政府不断加大监管力度,8月24日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10月13日公布《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从市场准入、防范风险、规范市场秩序、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方面对互联网金融提出明确要求。
监管的目的不是要管死互联网金融,而是为了制定行业发展的游戏规则,遏制不良现象,加速行业洗牌,帮助市场筛选优质企业,更好地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监管层通过整治伪互金、诈骗平台,淘汰不合规平台,留下合规经营、实力较强的平台,为明年互联网金融的健康蓬勃发展奠定基础。
(2)、根据《实施方案》,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正在开展清理整顿工作。2017年一季度,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将进入收官阶段,可以预见,整个行业将进入新一轮洗牌期,不合法合规的平台会被逐渐淘汰,行业环境将进一步优化,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可期。
通过监管,互联网金融行业将建立起健全的监管长效机制,实现规范与发展并举、创新与防范风险并重,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切实发挥互联网金融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积极作用。
记者:随着监管力度的逐渐趋严,很多借贷平台选择了主动退出,或是转型,您认为未来互联网金融将形成一个什么样的格局?是像市场中传言的那样,只有大平台、有背景的平台才能存活下来吗?
张申:
(1)、虽然监管趋严,很多平台选择了退出或转型,但我们仍然看到,还有很多资本、企业在通过各种方式进入这个市场。互联网金融虽然经历了快速发展,市场规模已经到了一定级别,但还有很多地域、很多层次的客户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创新模式也层出不穷,仍然给未来的竞争留下了很大的市场空间,这也是现在还有资本愿意进入的原因。
同样由于监管,合规发展将成为一段时间以来,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发展方向。同时,行业洗牌加剧,互联网金融将出现集合化发展趋势。行业将垂直化、综合化两级发展,深耕产业链金融且走综合服务道路。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融合加剧。
(2)、未来,大平台、有背景有实力的平台固然有其资源方面的优势,会通过兼并、收购、自身扩张等方式,占领一部分市场,但同时,也会有更多的企业,在满足监管的情况下,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互联网技术的创新,找到一个突破口,在这个行业中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记者:作为一家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管理层人员,您认为什么是互联网平台竞争的核心力量,平台应该如何去提升自身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力?
张申:
(1)、对于互联网金融平台,核心竞争力主要在业务创新、客户获取、服务体验、风险控制、运营机制五个方面。其中,业务创新是互金快速发展的必要因素,风险控制是互金的重中之重,服务体验和客户获取相辅相成,运营机制则是保障以上因素正常运行的基础。
(2)、平台需要把握监管政策走向、宏观经济变化,主动发掘市场需求,结合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区块链技术等基础,深耕垂直领域,创新业务模式,向传统金融体系未能覆盖的需求和人群提供服务,依靠大数据技术,精准定位目标群体,降低获客成本,提升用户服务体验。
风险控制是平台的生命线,平台要将风控作为底线思维,不断完善反欺诈、征信、大数据、区块链、机器学习等技术,强化平台风险控制能力,完善风险控制体系,利用技术优势实现互联网化风控,通过政策倒逼实现自我迭代升级,赢得未来机遇。
庞大的流量为互金企业带来了获客便利,但个人投资者金融风险意识有待提高也是现实情况。互金企业在信息披露方面应透明、及时、有效,配合政府帮助个人投资者完善个人信息登记、账户实名制的工作,帮助个人投资者建立投资的风险控制底线。
此外,互金平台应通过优化运营管理水平,控制流动性风险,提升平台的综合竞争实力。
记者:由于国内货币政策目前较为宽松,以及优质资产的匮乏,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收益逐渐走低,您认为与其他理财产品相比较,互金产品的优势在哪里?投资者在投资时,应该如何挑选产品?
张申:
(1)、在理财产品对比上,互金产品的优势主要是门槛低,投资方式灵活以及用户体验好,不管你收入多少、家庭财产多少、是否有投资经验,总有适合你的投资产品。
互金产品区分不同的资产类型,有的资产风险较高,预期收益也比较高,适合有过成熟的投资经验、风险承受能力较强、资金实力较强的投资者;有的资产风险较低、投资门槛或起点较低,就适合一些初次接触、风险承担能力较弱的群体。
(2)、用户在选择产品时,必须要对自己的可投资资产情况、风险承受能力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知,选择一些自己了解的行业或者朝阳行业进行投资,选择跟自己的资产总量、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同时,分散投资、降低投资风险也是基本的投资理念。
记者:信和大金融今后将在哪些方面布局?近期是否有新的产品推出?
张申:
信和大金融定位资产交易服务平台,通过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并与第三方风险管理机构、借款咨询服务机构达成合作,不断加强风险管理和借后管理体系。目前,信和大金融的主要业务是基于信用借款的投融资服务,包括投资端产品“资产家”、借款端产品“借么”、金融客户关系管理产品“融小宝”。
后期,信和大金融将在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汽车金融等方面进行重点布局,同时加大区块链、大数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除此之外,通过与保险、信托、金融资产交易所的合作,打开机构资产和资金端的合作空间。
信和大金融近期布局移动借款咨询服务,推出借款咨询类APP“借么”,通过充分结合传统银行风控体系、大数据风控模型,为借款人提供审批快、额度大、还款期限灵活的借款咨询服务,对于满足个人短期资金周转需求,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以及加强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信和大金融将合规发展、用户资金安全摆在首位,目前已经成功对接银行存管系统,相应的存管业务平台“资产家”也将很快上线,新资产家将会还原网络借贷本质,上线散标模式,为用户提供优质的借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