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把象棋棋子无规律地放在棋盘上,让一个普通人和象棋大师看了以后原样摆出来,两个人都做不到;但是把棋子按规则地摆成一个残局,看了以后,普通人还是无法还原,而象棋大师则能准确还原这个残局。
同样一件事情,内行能玩得出神入化,外行只能目瞪口呆,关键还是在于是否专业,是否能理清其中的逻辑关系。越是复杂的东西,就越烧脑细胞,CRM就是这样一个典型。对于不善于使用CRM的企业老板,他们对CRM存在很多误解,如做好客户关系就是购买一套软件、一旦上了CRM就期待短期见效、不知道CRM是管理系统还需要运营,等等。相反,对于有耐心且懂运营的企业来说,他们更看重CRM背后的数据运营和营销策略。
其实,不管是什么样的企业,都想在市场上捞一笔肥的,野心膨胀一点的,就想弄出个彩儿来,成为知名企业。所以才会对CRM有着一颗敬畏之心。但企业运用CRM应该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只把CRM看做是普通的软件,而忽略了人为运作。内行老道的企业知道:企业运营CRM的主要目的不是雇佣一个数字机器,而是要利用数据,打一场漂亮的营销仗,留住顾客,赚长远的钱。
号称千军万马独木桥的餐饮业,存活率显得相当感人。人与人最大的差别在于,你在用脚走路,而我在用脚跑步,餐饮业其实也一样。与其他家的咖啡店不同,星巴克的招牌就擦得贼亮贼亮的,除了品牌本身魅力,更重要的是它开展了漂亮的会员营销,建立并运用自己的CRM。
星巴克利用88元的星享卡,吸引了一大批咖啡重度患者,然后,你就会听到店员非常熟练的一段话术,“告诉您,“88 元,就送您 5 张券,3 张买一送一,一张早餐邀请券,还有一张升杯券,等于打了 3 次五折,还多送您两张券!”看起来,我们很占便宜。
然而,历经36年的老狐狸星巴克却有着另一副算盘:88元的星享卡区隔了星巴克的忠心粉与过路粉。用户注册星享俱乐部后,星巴克又得到了一大批有价值的会员信息。星巴克利用会员的消费数据,通过CRM进行管理,再给自己的会员分层,达到精准营销的目的。
从星巴克的营销,我们可以看出CRM的建立与运用是相辅相成的,主要还是企业要对其进行辨别与运用,才能达到赚钱的目的。
那么老司机眼中,大数据下的CRM是怎样的呢?
1.玩一夫一妻制
老一代的CRM是通用型产品,可以套用在任何企业身上。花心总没有好下场,因为满足不了企业重要数据需求,所以离婚率非常高。大数据下的CRM走的是专情路线,一种CRM对应一种行业,绝不出轨。
2.克服数据自闭
老一代CRM就像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儿童,收集的数据完全来自企业本身,没有其他数据的连接与合作,自己和自己玩儿。大数据下的CRM则完全不同,它做到了数据与数据的连接。以餐饮行业为例,企业不但能够收集到客流量、客单价、翻台率,还能通过其他渠道得到顾客的姓名、年龄、消费偏好、消费能力等等信息。从而,多方面刻画有血有肉的顾客,为后期的精准营销推送打基础。
3.CRM不但打雷,还要下雨
如今,专业的CRM 公司开始建立自己的营销团队,仅仅把数据作为依据,重点落实到营销执行,提供专业服务,除了帮助餐企建立会员制度和营销体系外,还会根据餐厅的实际经营情况,定制专属的会员营销方案,并通过一系列的营销活动,吸引顾客上门,并“勾引”他们二次消费,帮助餐厅培养忠诚客,提高利润。
说了这么多,那么,在这种专业化、数据化、营销化的大趋势下,国内外有哪些称得上专业服务的CRM营销企业呢?
国外的专业CRM企业已经走向成熟化,从数据到营销,能够给客户来个全套的,这样的公司有Salesforce、SAP、甲骨文等。但外来的和尚不懂念经,甲骨文等三家外国专业CRM公司在万达投标中铩羽而归,就给自己高大上的形象泼了一盆冷水。
国内的CRM企业虽然处于发展的初期,但在各个方面不仅赶得上国外,还比国外的公司更了解本地企业在想什么。国内互联网餐饮CRM营销企业知名度较高的大致有雅座、云纵、客如云等,不谈宣传名气,让我们心平气静地回归产品本质,分析一下这几家CRM企业各自有哪些特点。
雅座2006年成立,餐饮行业营销云服务商,十年来专注餐饮会员营销,并未涉足其他领域(除万达电商外),可以说能够应对餐饮行业的各种套路。值得一提的是,雅座在餐饮数据上颇有优势,它在无锡iPark软件园建有目前国内最大的餐饮数据灾备中心,以及运营中心和雅座商学院。在营销上,相比其他公司,雅座做得更踏实,它在全国拥有4904名营销顾问,均有丰富的餐饮管理和运营经验,能够提供本地化的专业营销服务。虽然雅座处于行业优势地位,但是雅座的发展速度属于中等,在建立行业生态方面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云纵2015年10月成立,公司前身为窝窝团,所以云纵能经过非常短暂的发展,扩充成3000员工的企业。云纵的CRM业务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手机点餐、美容服务、线上店铺等。这家CRM企业注重行业的广度,旗下产品走通用路线,看上去比较花心,但市场客源充足。不过在产品专业化和深度化方面,与其他企业相比有所不足。
客如云2012年成立,公司发展集中在外卖管理、自助点餐、收银硬件等方面。客如云CRM发展走的是行业专业化的方向,其产品与技术更加侧重于硬件数据开发,可以说它在硬件上做得很不错。但在营销核心与营销团队上,与其他企业相比,服务性相对弱了些。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一些有前瞻性的企业已经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CRM系统,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以国内某龙虾餐饮企业为例(企业相关信息保密),来看看使用了雅座的CRM产品——小雅CRM,并顺利升级小雅VIP服务之后,这家企业的变化:
在升级小雅VIP服务后,这家企业的顾客越来越多,不仅如此,顾客更愿意成为餐厅的会员,也更愿意到餐厅进行二次消费。
这家餐厅的开台数增多、营业额上涨15%左右,靠着小雅CRM赚取了非常可观的利润。
总之,在这个最好,也是最坏的时代,企业抓住提供专业服务的CRM公司,也就抓住了一颗摇钱树。如何把CRM变为RMB,再也不是企业独自的脑洞大开,而需要企业有一双洞察专业CRM企业的慧眼。把生意交给自己,把营销交给CRM公司,老道内行的企业已经开始了,要跟上,恐怕得用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