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了19个月的8家征信机构还在焦急等待着牌照的发放。
但上述8家征信机构并没有停下征信业务上的拓展。前海征信在企业征信业务上遥遥领先的同时,也开始快速布局国内的个人征信市场。
而参照国外征信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国内的征信市场潜力巨大,同时有业内人士坦言:“前海征信很有可能成为中国的TransUnion。”
行业潜力巨大 中国TransUnion呼之欲出
目前征信行业在国外已经发展多年,覆盖人群广泛。虽然国内这一领域虽起步较晚,但自前海征信、芝麻信用、腾讯征信等8家第三方独立机构获准开展个人征信准备工作以来,我国征信行业发展已逐步驶入快车道。
但就目前刚刚起步的中国征信行业而言,欧美等国家高度发达的征信行业及其征信机构的成功经验无疑提供了良好借鉴和学习对象。
以美国三大征信机构之一的TransUnion为例,作为一家成立于1968年的老牌征信机构,TransUnion致力于向机构和个人用户提供全球风险信息解决方案。截至2015年底,TransUnion拥有超过65000家机构客户和百万个人客户。其机构客户主要来自金融服务、保险、医疗行业,其中金融服务行业的客户占比最大。
根据TransUnion 2015年年报,在美国,其机构客户覆盖了全美前十大银行、前五大信用卡发行方、前二十五家汽车商、前十五家汽车保险公司的十四家、数以千计的医疗服务商和联邦、州、地方政府机构。此外,TransUnion还拥有全球10亿个人超过30PB的数据。
上述数据足以说明TransUnion在美国征信业的地位,而在国内征信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必将涌现出相似的巨头。
对比优势明显 前海征信先发制人
那么,谁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的TransUnion呢?在业内人士看来,已经获得央行批准开展个人征信准备工作的8家征信机构无疑拥有先天优势,其中,尤以“三驾马车”——前海征信、芝麻信用、腾讯征信的实力最为强劲。
不过三家的先天基因一定程度上,已经奠定了其之后的发展道路。
其中芝麻信用、腾讯征信两家机构有着很强大的互联网基因,一个背靠支付宝的海量用户,一个则手握QQ、微信庞大的客户群,两家分别在电商数据和社交数据上拥有天然优势,所以两家开发出的信用产品也更偏重于生活场景的应用。
比如芝麻信用旗下产品“芝麻分”,用户达到一定分值后就可以享受在租车、婚恋、旅游、签证、酒店住宿等诸多生活方面的特权和优惠。腾讯征信也针对个人用户也开发了类似的信用评分系统。
不同于上述两家,从目前发展的情况看来,前海征信似乎更接近TransUnion,其快速发展正是依靠强大的金融数据为基础,拥有衡量效力的如银行存款、基金交易额、证券交易额、信托投资额等金融数据。
作为全牌照金融巨头平安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前海征信拥有国内第一个专业金融大数据平台,覆盖了1亿金融客户和2亿互联网注册用户,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已经推出覆盖贷前、贷中、贷后的多款征信产品和服务,以信用风险、反欺诈、数据开放平台为三大类别,推出好信度、好信盔甲、常贷客、风险度提示等多款产品。
同时依靠,平安集团多年的金融行业风险管理能力,体系化运作,行业数据丰富。金融业务对风险高度敏感,风险管理是各个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建立在金融大数据之上的前海征信更具优势。
除此之外,前海征信还致力于与政府机构、外部数据合作伙伴等紧密合作,并加入新型互联网行为数据,并在人脸识别、大数据挖掘技术上重点突破。目前,前海征信的合作机构数近1500家,包括银行、P2P平台和小贷公司等,其中合作银行机构已达115家,领跑机构市场。
与前海征信业务模式相似的征信机构还有考拉征信和鹏元征信,前者已与近400家机构进行合作,后者则以小贷和P2P为主。对比考拉征信和鹏元征信的合作机构数量和产品矩阵两方面,前海征信都处于领先地位。
从数据来看,以鹏远征信、中诚信征信、中智诚征信等为代表的传统征信机构,其数据来源以金融数据、公共数据为主体。而前海征信、芝麻信用、考拉征信等更偏重聚合类数据,除了对外接入传统征信数据外,都大量运用了自身场景下沉的多元鲜活数据,包括支付、互联网电商、社交、电信服务、公共服务等。
以前海征信为例,已与如深圳市交警局等第三方权威机构开展合作取得数据,以及与运营商、银联等几十家机构合作的外部数据。
国内征信专家指出,在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的我国征信行业中,已涌现出不少具备良好资质和背景的第三方征信机构,可以说随着个人征信牌照的下发“中国版TransUnion”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