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 > 新闻 > 正文
劳模总工“罗丁丁”——记中铁五局成兰6标总工罗宁宁
来源:       时间:2016/7/29 11:34:33     
从远处看,看到的是走路有点小拐但是脚步坚定,走路带风的背影。 

从远处看,看到的是走路有点小拐但是脚步坚定,走路带风的背影。走近了,看到的是一个皮肤黝黑,满头白发,神情坚韧充满着正能量的大叔形象。这就是川西北大地上龙门山深处的成兰铁路项目的总工罗宁宁给人的第一印象。无论是下属还是领导,都喜欢叫他的外号“罗丁丁”。一是因为他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躲什么躲,做人就是要敢闯敢拼,逃避责任有什么用。”大家便根据他的口头禅,把“宁”字的宝盖头去掉变成了“丁”。二是因为对待技术难题、施工挑战他就有着钉子般的精神,永远有一股不圆满解决便誓不罢休的气势,于是大家便取“丁”做“钉”谐音。透过这么一个外号,我们能感受到来自这个三湘好男儿身上的敢于担当、忠诚睿智和坚忍不拔的品性。

20年前,刚刚毕业的罗宁宁带着满腔的热血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义无反顾的投身到了建设大军的队伍中。用他的话说,从小农村长大的自己,在进入工地的第一天就觉得入对了行,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学不完的知识。就这样,20年来,他跟随着建设大军的脚步,先后参与了广渝高速、达万铁路、漳诏铁路、陕西省道212,安徽359油库、德昌公路、赣龙铁路、成兰铁路等大大小小十几个项目的建设,横跨公路、铁路、桥梁、水利等专业方向的建设经历也让他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他用自己的努力与汗水,也凭借自己专业和严谨,一步一个脚印儿,从见习生、技术员、技术主管、工程部长、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再到如今成都工程工程副总工程师兼成兰6标总工程师,诠释了追逐梦想的筑路人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征程。

穿越龙门山地震断裂带的成兰铁路是被称为在豆腐渣上打隧道的铁路,余震频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不断,自然环境极为恶劣;以长大隧道为主的项目却遇上“四极三高”的围岩状况,地质条件极为复杂;举世罕见的高浓度的硫化氢和瓦斯同时出现,隧道大面积出现软弱围岩大变形,安全风险极为险峻……这些都成为了过来这片川西北大地参与成兰铁路建设的罗宁宁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谈及在成兰工作的四年时间,几个夹杂着泪水和感动的场景足以诠释这里面的艰辛。

双亲怜其早生华发

成兰6标地处有着小高原之称的阿坝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境内,跨越了四个乡镇,分为了八个工区施工,工区均在大山深处,部分又处于宝顶山自然保护区,测量和选址要比其他项目更为严格和谨慎。在技术人员还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开工报告、外业测量等都必须亲自上手,“罗丁丁”和技术人员都笑称自身为拓荒战士。白天是带头翻山越岭搞测量的测工,晚上是彻夜整理、录入、计算数据并撰写方案的主管,还是随时解决业主、设计院、监理等单位提出的问题的“奥特曼”总工。茂县夹杂着强烈的紫外线的“温暖”阳光和不分昼夜的工作使这个鱼米之乡之子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拥有了黝黑的皮肤和半白的头发。所幸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成兰6标实现了快速进场,成为了第一批完成首件工程验收,第一家试验室评审通过并运行的单位,展现了一路领先,步步领先的五局风姿。2012年新年,久未归家的罗宁宁回到娄底涟源老家,家里的老父母见到他竟然愣在当场,不敢往前相认。当他用“波波、么么”的方言叫着爸爸妈妈时,两位老人家的眼泪同时夺眶而出。

“人家形容子女出去奋斗,都是说告别华发的双亲,想不到我今天竟然迎回了满头白发的儿子。”老父亲盯着儿子的头发激动地说道。“我的儿啊,你到底过的怎样的生活,这得苦成什么样,累成什么样啊。”老母亲拉着他满是老茧的手,眼泪和心疼再也止不住。“没有没有,我好着呢,人家都说少年白头老来福,我这是有福气的表现。”罗宁宁笑着打趣似的说道。

妻儿念其没了踪影

征程已经全面开始,2013年上半年过去,成兰项目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前期准备,配备了精干的队伍和设备,建立了完整的管理体系,具备了大干的相关条件。正当大家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时,一场百年不遇的洪灾泥石流呼啸而来。无论是谁,想起当时雷鸣电闪、暴雨倾盆、大面积的山体崩塌、泥石流裹挟着树木、巨石呼啸着奔泻而下,凶残肆虐的场景都心有余悸。驻地严重受损、厂房被淹、交通瘫痪、电力通讯中断,摆在身为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的罗宁宁面前,抢险成了第一要务。根据分工安排,罗宁宁负责离指挥部最远,完全被洪水隔离成了孤岛的一队。没有犹豫,与抢险小组进行简要的分工安排后,抢险工作便争分夺秒的开始了。道路断了,那就顶着山体滑坡的危险徒步翻山,实在避不过的洪水沟就人工架桥到达抢险点进行救援;通讯断了,那就动用一切可用的对讲机、人声来传达信息,嗓子哑了就先休息一会,喝口水再喊;物资断了,那就挨家挨户去买土豆,收莲花白,想尽办法找资源;驻地被损,无法入住,那就带头与全体员工打地铺,十几个人挤在当地村民的小平房内……终于,部分手机来了信号,作为最后一个拨电话报平安的罗宁宁,他说他完全想不到词语来形容等待电话接通的这个过程。电话接通了,他“喂”了一声,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被听筒里传来的哭声吓得不知道如何回应。他的妻子,那个一向坚强的北方女子,在听到他的声音之后嚎啕大哭。原来,电视里天天都在报道这场百年不遇的洪灾,那触目惊心的场景吓坏了她和儿子,没日没夜的打电话却都是无法接通已经将她推到了频临崩溃的边缘。“好了好了,我没事,没受伤,也没饿着冷着,你快别哭了。你这哭声比泥石流的轰隆声还大,我耳朵都快被你震聋了。”罗宁宁故作轻松的对着电话向妻子说道。事实上,连日来的奔波、长时间涉水和睡地铺已经让他膝盖的旧疾复发,走路都开始一拐一拐了。

抗洪抢险过后,更为艰难的任务——抗灾重建才真正来临。受洪灾泥石流影响,洞口全部要变更选址,钢结构加工厂、三号搅拌站和三队驻地要全部选址重建,为防止滑坡,部分驻地、山体要全天候监测。没有逃避,“罗丁丁”站出来了,他拖着自己一拐一拐的双腿,拿上方案和设计图、扛起仪器,又带头游走在龙门山的崇山峻岭之中,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坚忍不拔、敢于担当、攻坚克难、奋勇当先”的项目抗灾重建精神。最终与全体参建人员一起,仅用30天时间完成了27公里损毁便道的整修硬化,45天完成1495平方米员工营地建设,52天完成钢结构加工厂的建设并达到生产能力,60天完成3个隧道洞口的选址并全部达到进洞施工,70天使3号混凝土拌和站达到生产条件,被各级领导称赞创造了灾后重建的奇迹。

下属服其以身作则

成兰铁路从开工建设到一步步崛进,很多困难在意料之中,但更多的是始料未及的挑战。

201411月,穿越多条构造带和断层带,围岩以遇水成泥、易变形、易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炭质千枚岩为主的杨家坪隧道初支面出现了多处小裂缝后,随后,纵向贯通裂缝、环向裂缝、裂缝处初支砼剥落、格栅钢架扭曲变形等接连开始出现,杨家坪隧道各工区掌子面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大变形,大变形段占全隧道长度的90%以上。现场的技术人员慌了神,“罗总,怎么办啊,又开裂了,还有掉块。”“怎么办,紧急处理方案是用来当摆设的吗,监控量测是测来玩的吗,你们一个个是坐在办公室当总指挥的吗?”这看似严厉却简明扼要的话语彻底点醒了被大变形整懵了的技术主管们。没有任何的耽搁,“罗丁丁”又扛着仪器进了洞,蹲点在现场,是教方法的老师,是指挥干活的领工,也是统筹全局的领导。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变形还未完全控制住,跃龙门隧道又相继出现了硫化氢及瓦斯,经过相关单位多次检定和专家评审会,将跃龙门隧道定位高硫化氢及高瓦斯并存的工区,这在世界铁路隧道建设史上几乎是开天辟地的一回,对于项目的专业技术功底要求也上升到了极致。罗宁宁同志又成了身兼多职的“罗丁丁”,白天他是指导施工和机械升级改造,进行各类喷雾装置、防爆改造的技术交底的技术员,晚上他成了翻规范、查资料、看图纸、写方案的技术主管,深夜他又是与领导班子一起分析探讨、定方向和目标、制定总体方案和措施的总工程师。

201511月,带领着技术人员在洞内一项项梳理测算项目“双气”防治的费用以便提供变更支撑的罗宁宁已经一整天没有出洞,吃饭都是送到现场解决。深夜,终于测算完主体部分的罗宁宁到达了洞口,看着一天的劳动成果,他难得的笑了,因为他知道,这些数据将有力支撑和佐证项目的“双气”变更,这个将近二亿的变更若是完成,必将是项目创效增益的一大步。

“罗总,杨出有状况,突泥涌水了。”挂了电话的值班员一脸凝重的说道。“什么,通知停下所有工序,人员全部撤离,我马上赶过去。” “罗总,你的脸……”门禁岗的大姐的话被一阵风似地走出去的罗宁宁抛在了身后。“你的脸已经成了大花猫了你知道吗。”大姐看着手上的纸巾自顾自的说道。

“趁着现在水石流没有再突出,抓紧组织人员,先用砂袋和喷砼墙对掌子面进行封闭,对溜塌体采用帷幕注浆加固,技术上给我第一时间做出泄水排水的设计并进行交底施作。”气喘吁吁的罗宁宁在看了现场情况后,第一时间下达了命令。对于帷幕注浆,现场施工人员均找不到施作要点,罗宁宁便挽起袖子开始进行现场指导。就这样,“罗丁丁”又钉在了杨家坪出口,这一钉就是一个礼拜,这期间,杨家坪出口共发生水石流突出5次,涌出泥石1500~1600方。当水石流最终得到控制,从洞内出来的罗宁宁被太阳晒得眯了眯眼睛,笑着和身边技术员小刘说道“看,难关过了,又是一个艳阳天。”小刘看着故作轻松打趣道的罗宁宁,低了低头掩饰自己已经红了的眼眶,他的脑海里想起在进行“双气”测算的时候的一幕。当时恶劣的环境和没有停歇的工作让没吃过这种苦的自己开了黄腔,罗总听到了,并没有停下手上的工作,只是浅浅的看了一眼他,然后像在与他聊天,又像在自言自语似得说道:“我记得自己刚参加工作时,最爱跟着师傅上工地,因为能学到新知识。我好问好吃亏,即使有些人觉得我白痴,但是我自己知道我要什么,我不怕别人看不起,就怕别人太看得起我什么都不教我。”说完,他又浅浅的看了一眼小刘,小刘在他的眼神里低下了头。这几天跟在“罗丁丁”后面,看到他不从不抱怨、从不退缩、从不摆架子的工作态度,尤其是膝盖疼的几乎不能走路的情况下仍旧坚持在现场,小刘深受触动,不由自主的留下了眼泪,同时也在心里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踏实工作。

领导赞其劳模精神

成都公司副总经理、成兰项目指挥长宋贵明不止一次的说过“老罗就是一头停不下来的牛,对待技术难题和施工挑战有着牛一样的倔脾气,工作和生活上有着牛默默耕田一样的精神,干出的成绩和总结的经验可以用“牛”字来形容。”

这番话,形象的描述了罗宁宁日常的工作。他是钻研者,带领广大技术干部钻研制订技术方案,为现场施工提供可靠的施工方案;

他是执行者,重点抓好施工测量、监控量测、施工方案、超前预报等技术工作,发挥技术指导现场的龙头作用;

他是经营者,根据成兰特点狠抓二次经营变更设计工作,截止目前,合计变更设计增加了17000万元,硫化氢高瓦斯整治预计增加2亿元。杨家坪隧道升级为极高风险隧道、杨家坪隧道全线纳入动态设计,已经制定了下一步二次经营主攻方向,预计变更增加5~6亿;

他是育才者,注重人才队伍建设与经验总结提炼。从施工测量、监控量测、超前地质预报、内业资料、施工作业技术、不良地质施工技术等基本业务素质方面展开培训,编制培训教材,通过技术培训、技术专题等活动的开展,提升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培养了多名总工、部长、副部长、技术负责人、技术主管等方面技术骨干和人才,将成兰打造成了人才成长的摇篮;

他是提炼者,依托项目的特殊情况,组织开展了成兰五个QC活动并整理了成果,获得了可喜成绩,成兰项目部开挖衬砌、隧道通风排烟获得湖南省级QC成果奖,CXK12矿用钻孔成像仪探孔全息成像和水压爆破技术攻关获得局“五小”职工经济技术创新优秀成果;

他也是模范者,他对于工作的热诚和勤奋,对于企业的忠诚和奉献,对于成兰的贡献和付出让领导看在眼里,记在心里。2016年局“两会”上,罗宁宁同志荣获2013--2015年度劳动模范,当局副总经理黄武将鲜红的绶带挂在他的肩上时,这个不惧任何挑战,即使在天灾面前都未有丝毫动摇的湘乡汉子不由自主地红了眼眶。他说他满怀感恩,也深知自己所做的还远远不够,未来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干好成兰,为局争光”,这是抗灾重建之时,罗宁宁与全体参建人员一起许下的誓言。当时的他并不知道后期将遇到软岩大变形、硫化氢、高瓦斯、突泥涌水等一些列挑战,但凭借着过硬的技术本领和优良的工作作风一路披荆斩棘,与成兰的长大隧道一起不断往前崛进的罗宁宁自问没有动摇和退缩的时刻,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当初许下的誓言,真正对得起大家授予他的另一个尊称——“罗丁丁”。(赵曼雷涛 李峰)

责任编辑:小七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