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映客、熊猫TV、小在开播……移动直播市场俨然成为“百团大战”之后资本争夺的新战场。但是,众多互联网大佬拼命砸钱杀入这个行业的同时,直播平台不得不正视一个问题:内容越来越同质化,如何才能用优质的内容吸引流量,在战场上拼杀而出?
跟所有互联网产品发展的路径一样,在经历了前期的疯狂扩张之后,平台的发展路径分为两个方向:大而全与小而美。对于尚未构建自身竞争壁垒的直播平台来说,寻找内容差异化竞争之路,避开竞争红海,寻找市场蓝海。
从市场上来看,目前在内容的垂直细分制作上,直播平台并未寻找到更好的模式,不断有平台推出“旅游+直播”、“游戏+直播”等等宣称是细分垂直市场的直播。
但事实上,大部分直播平台在内容生产上依然是粗放生产,而平台亦很难对直播内容进行一个全程的把控。大部分直播平台对于内容的掌控力度依然较小,平台引流主要依靠网红、游戏等等,甚至有平台打“擦边球”,利用低俗内容来提升流量及知名度。
在业内人士看来,直播市场对于优质内容的需求是必然趋势。主播如果想走红,光有颜值已经不够,专业性和才华也将会成为标配。
优质内容会在混沌期后浮出水面。任何承载内容的平台,都会有一个“降噪”的经历,对于目前火热的“颜值网红”的审美疲劳、以及用户需求层次的提升迟早会在内容生产层面也形成一次洗牌。尽管直播产品看起来是一种彻底“娱乐至死”的平台,但潜在的监管风险等等因素,都会在未来的内容层面给精细化运作的内容方提供出头的机会。
“网络直播从草莽的1.0时代进入追求质的2.0时代,必然要在内容方面进行更多的精细化打造,不仅仅只是在直播上聊聊天或者直播打游戏,而是具备实质的直播内容”小在开播CEO谢如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谢如华介绍,目前,小在开播正在探索PUGC的内容生产模式,即“直播+行业”垂直领域的模式将得到重视,并且能够长期有效发展。比如直播+游戏,直播+金融,直播+传统文化等。
“这种模式是以UGC形式,产出的相对接近PGC的专业视频内容。它代表着特殊的直播场景和特殊的直播身份,以及一些特殊的事件所造成的特定的、有价值的、不可复制的直播内容。从内容、策划、包装等方面均具备或接近专业化水准,‘PUGC’需要由一个完整的团队来进行长期构建。”谢如华介绍。
由此可见PUGC的想象空间极大,它将带给直播产业更多的可能性,据透露,小在开播的PUGC概念已经着手布局,迎接这场或将改变产业格局的“内容风暴”。
据悉,小在开播的定位是“直播+传统文化”,打造文化名人传统文化聚集地,肩负着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准确来说,小在开播是一个半开放的传统文化直播平台,其差异类似于安卓市场与苹果APPstore之间的区别。
按照小在开播的介绍,为了加强平台对内容生产的掌控力度,主播在平台开通直播间之前,需要小在开播进行资质审核,基于小在开播传统文化的定位,主播的资质被限定在传统文化领域。
“传统文化是一个百亿的大市场,我们是家做这一行业的直播平台。”谢如华说,小在开播的定位很明确,因此对于内容的打造精细化的传统文化内容。
对于小在开播来说,平台致力于提供的是从粉丝效应(主播直播内容影响粉丝)、到的内容推介、再到实现电商销售的一站式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