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凤凰卫视《凤凰大视野》栏目推出了五集纪录片《袁家故事》,旋即走红凤凰卫视、凤凰视频等多个平台。不免让人想起乔治?奥威尔在《1984》写道的:“谁掌握了过去,谁就掌握了未来;谁掌握了现在,谁就掌握了过去。”或许,近年来对于袁世凯的关注,也是公众对历史进行独立思考的一种体现。

(图片来自《凤凰大视野——袁家故事》)
一、父子兄弟
福兮祸兮世人常说,福兮祸兮。袁家的1912年就是如此,春节前后,袁世凯当上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其家眷也陆续从河南接往北京,入住中南海。不过,就在送行的当口,长子袁克定却意外坠马受伤,从此落下残疾,成为了跛子。袁克定的残废,成了袁世凯无法言说的隐痛,而身体的残疾,也愈发激发了袁克定对权力的渴望。
袁克定和袁克文是袁世凯最中意的两个儿子,一个是长子嫡出,抱负远大;一个才情横溢、绝世风流——在政治和生活上,两人可谓袁世凯的左帮右臂。然而这对身份相近、能力相当的兄弟,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与命运。

(民国四公子:从左至右依次为溥侗,张学良,袁克文,张伯驹)
袁克定将袁克文视为最大的竞争对手,几次向袁世凯状告袁克文,迫使袁克文避居津沪,远离京城。为了铲除袁克文的威胁,袁克定甚至阴谋加害,险些酿成豆萁相煎的惨剧——身处民国第一政治家庭中的两兄弟,微妙复杂的关系纠缠一生。而在袁氏后人的回忆中,袁克文的旷世才情和其民国四大公子的翩翩形象,也更加日久弥新。
二、世家弱者
侯门深似海一个大家族中,除了那些写入青史,面目光鲜的强者,还有隐藏在角落里的弱者,女人和孩子们。她们依附于袁家的显赫权势和男人而存在,外表光鲜,但实则命运微薄,她们得小心地找寻自己在大家族中的位置。
袁家二公子袁克文,风流倜傥,喜好风月,初识八大胡同一位名叫薛丽清的青楼女子,纳之为妾,二人度过了一段诗情画意的日子。然而侯门深似海,袁府规矩之大,普通人难以想象。薛丽清生性自由,最终负气出走,留下了三岁的儿子袁家骝。

(吴健雄与袁家骝)
无独有偶,袁克文与另一位妾于佩文生下袁家楫。袁家楫三岁时,袁克文去世,母亲改嫁。袁家楫与袁家骝一样也成了袁府里的边缘人。晚年袁家楫回忆:“大家族给我留下的是压抑的阴影,从小我心里就充满了怨恨,是怨恨把一个孩子变成了邪魔。”
至于袁家骝,则将一切孤独和痛苦埋藏在内心深处,最后留学美国,成为世界著名高能物理学家。然而老年归国,最念念不忘的还是寻找自己的生母,但终究未果。
今天的项城袁府,已是当地著名的文物保护地。时光流淌过近一个世纪后,历史正在渐渐恢复它的原貌,这个曾经显赫的家族历经繁华与败落,重新屹立在这座小城。而今天的袁家人,大多回归普通生活,去掉了政治标签。不过,他们偶尔也会想起往事,想起袁家人的身份——你可以忘记一切,但不会忘记自己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