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观
6月4日,是国际瞩目的第45个世界环境日,而许多小朋友还沉浸在国际儿童节的喜悦中。与此同时,“别出心裁”的根与芽童享自然环境教育项目,则通过协办“绿艺1+1环保艺术展”开幕式,让关注环境的成年人与小朋友们在北京798艺术区共聚一堂。

(“绿艺1+1环保艺术展”现场合影,图片来自中国新闻社马小刚)
在本次开幕式上,除了有主办方雅艺汇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及凤凰网、喜乐谷(国际)儿童教育、(望京)乐高活动中心、育儿网-亲子周末、中国太平洋保险、诺亚农庄、植艺-植物艺术工作室等多家合作方助阵,在整体策展层面也颇具看点——立足资源接续的签约仪式、注重情境体验的儿童“街头剧”、着眼艺术交融的跨界画展,有力响应了“为生命呐喊”这一2016年度世界环境日主题。
一、蓝天接力跑:为爱接续声量
在题为“蓝天接力跑”的环节,雅艺汇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张雅梅协同爱心艺术家,与根与芽童享自然环境教育项目官段玉婷签署协议,宣布为童享自然环境教育支持的清红蓝、京顺希望等打工子弟学校,提供为期一年的美育课程——童享自然项目对打工子弟学校的授课运用了学科渗透模式,在各科教学中自然地渗透环境教育的相关内容。如语文,美术,生物和地理等多个科目都可以在环境基础的知识中发挥作用,从而通过习得与理解这些知识培养学生欣赏环境的态度,从而使得学生愿意去关心和保护环境。艺术家们为打工子弟的学生带去了实实在在的福利,弥补了他们教学资源的不足。

(根与芽项目官段玉婷与“雅艺汇”张雅梅签署协议,图片来自中国新闻社马小刚)
童享自然环境教育项目官段玉婷表示:“为生命呐喊,用力的呐喊。我发不出声,因为我一个人的力量太弱了。但是现在我们需要一个共同的梦想‘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我相信慈善企业、爱心艺术家的参与,是不可或缺的。借用珍·古道尔博士的话,每个人都很重要,每个人都能发挥作用,每个人都能带来改变。”
二、儿童“街头剧”:助力情境体验
由根与芽(成都)办公室负责的儿童“街头剧”环节(《等待Da Yu》),让一群孩子成为宣导生态故事的主角。这个故事讲述两只可爱的熊猫,在等待传说中的DaYu救助生态的过程中,遇到了只说话不行动的三只猴子、干净的小水滴、肮脏的小水滴、节约水的人和浪费水的人。通过这些邂逅,两只小熊猫意识到保护水资源,要从每一个人做起。
孩子们的精彩演出,不仅赢得了现场嘉宾们的一致掌声,也感染了奔忙于现场的学生志愿者——他们来自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人大附中。其中,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志愿者计汭昕感慨道:“孩子们的话剧很真实地打动到我,保护和珍惜水资源人人有责。我相信通过这次活动,也会让更多的社会人士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来,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跨界艺术展:交融由此深入
除上述露天环节,在格瑞斯yi house艺术展厅内,有一面墙上专门悬挂着第一届童享自然打工子弟学校环境艺术大赛(2015年)的学生画作。

(打工子弟学校学生在欣赏艺术家画作)
从根与芽的项目资料来看,该大赛让学生们主动发现学校里存在的环境问题,然后用张贴画作、公益标识的方式,进行环境宣导。旨在培养学生的环境公民意识,为保护学校环境做出努力。此外,展厅内还陈列着自中外艺术家的环保主题画作和装置作品,在“绿艺1+1环保艺术展”这同一主题下,形成了孩子童心与艺术家爱心竞相交融的氛围。
对于这一布展理念,根与芽北京办公室高级项目主管朱真表示:“把公益环保和艺术相结合,通过听觉和视觉开启了另外一种模式去宣传教育青少年对环境的认识,例如艺术家画的大象,意在表达拒绝购买象牙制品的态度——这种不言的呐喊,正如我们的主题为生命呐喊,我们需要更多的人发声,更多的人开始关注环境问题,解决身边的环境问题。”
据悉,根与芽童享自然环境教育项目(前身为“手牵手”的打工子弟环境教育项目)以自然课堂和户外实践活动为切入点,自2012年以来,先后为树仁学校、清红蓝打工子弟学校、光爱学校、博智学校、京顺希望小学等多所打工子弟学校提供了环境教育服务。2016年9月,根与芽童享自然环境教育项目还将举办第二届根与芽北京打工子弟环境艺术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