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运动营养领导品牌康比特赞助的长江商学院,一路用坚持和超越,很好地诠释了康比特“赢的力量”的品牌内涵)
一年一度的商学院戈壁挑战赛于5月底落下帷幕,此类情景已重复了11年。众多戈友又充满期待地坐等6月25日回归日的到来。那时他们已还原了各自的社会角色,将欢聚在大城市的大讲台前,他们将带着满满地收获和感悟,站在演讲台上,共同分享4天3夜的传奇与感动。
“玄奘之路·商学院戈壁挑战赛”有“戈壁商学院”之称,47所华语商学院的2000余名EMBA学员走上玄奘大师曾走过的茫茫戈壁。期间他们挑战自我,互助共进,在茫茫戈壁中重新思索商场或人生中的名与利。
“玄奘之路”的精神被提炼为:理想、行动、坚持、超越。在我看来,它们是有关传承、有关拼搏、有关个人感悟及公益的一次超大型集体活动。它所强调的规则、精神及衍生的含义,与商业经营的诸多面又如此相似,对许多EMBA学员来说,它已成为了商学院的一堂必修课程,如连续赞助长江商学院队的运动营养品牌康比特的品牌理念所指涉的,是一种“赢的力量”的学习与锻造。
有关传承:胜利来自于传承与奋进

这次戈壁徒步中,我接触到的戈友,不管是长江商学院冲锋队队员孙化明、同济大学的领队王亮,还是复旦大学的石击林,还是人民大学的徐彩霞、孙亮,都是上届戈壁挑战赛A队队员,他们所在团队的传统都是:这届A队竞技组成员,负责把经验和精神传承到下一届。
有“土人罗德曼”之称、长江戈十A队队员吴军高呼:为了传承和陪伴我来了!他说:“去年我们跑A队时,B队和B队冲锋队付出很多,大热天搭帐篷,很辛苦很心疼。我们要传承他们的精神,为A队的兄弟姐妹们带带路,传承和陪伴,体现长江的团队风貌。”
传承之中,长江商学院队已在戈赛中取得了四届冠军,本届比赛,也只是以微弱差距获得了亚军。
戈十一人大商学院取得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第五名。詹志勇是戈十A队队员,他介绍说,10名戈十A队队员,就有6名带着经验和奉献参加了戈十一,另两名在比赛最后一日到达广显驿终点迎接队友的冲刺。“成绩好的队伍,传承都做得非常好”。詹志勇说。
交大戈六的杨君军是当年男子单人冠军,拉练时他的夫人会带着孩子随行,默默地做后勤工作。戈十一,夫人王丽萍转为A队队员。这对“戈壁伉俪”是对戈赛精神传承的最好注释。
戈十一的冠军得主上海交大安泰,同样把胜利归结为:传承与奋进。交大安泰经管学院院长助理、EMBA主任任建标动情地分享到:“从戈八到戈十一,我连续四次带队上戈壁,坚持与积累使得我们今年终于拿到冠军。”
有关竞争:竞争不只是向外的,同样是向内的

第一名、第二名的争夺异常激烈,在活动前两日的成绩差距在10分钟之内。25日,赛事进入最后的冠军争夺,长江A队最终男女选手都以第一名的成绩冲线,追回5分18秒。戈十一A队取得历届长江队的单日最好成绩,最终以2分钟之差获得亚军。
名次已分,成绩已定,但有关如何获得更好成绩的战略与战术,却一直在各院校之间被讨论着。
不过,队伍之间除了拼搏竞争,更有合作友爱。各院校在赛场上竞争,在赛场之外则构筑起通过跑步而建立起的沟通桥梁。
比如赛前,中欧与北大每周合练;2016年3月初,由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学院牵头组织了“戈十一拉练/选拔赛,吸引了南洋理工大学商学院、山东大学管理学院等7所海内外院校150多名队员参加。
在台湾,以台北、台中和高雄为中心区域,戈友会牵头组织各类合练备战活动已成惯例。
残酷的竞争,不只是在不同团队之间,个人对自我的挑战与突破同样如此。
新丝路模特公司董事长李小白是长江商学院的B队成员,他参加了戈六、戈七、戈八、戈九、戈十,及今年的戈十一。他说:其实在戈壁挑战赛的路上,不少人都曾想过放弃。“别看我走了这么多次,你要说我不想放弃,说我不累,那都是不可能的事情,绝对不可能”。
戈十一长江B队队员陆树林,今年60岁,因工作关系曾遭遇六次车祸,他曾参与过戈七、戈八、戈九,每次都走完全程110多公里。“玄奘之路”对他而言,是持续挑战自我的过程。
有关感悟:在戈壁遇见更好的自己

早在“玄奘之路”初期,有关赶路与感悟,竞赛与体验之间,就爆发过激烈的讨论。
一方观点认为,人来了,走过了,就是成功,为什么非得在乎输赢呢?另一方观点则认为,EMBA们都是一帮真正做企业的人,都知道市场不相信眼泪。不一定要拿冠军,但一定要论出输赢,这样才能更有激情和胆量去付出。
由此,A队分胜负,B队重体验的传统,就建立并持续了下来。
抛去“赶路与感悟”之争,每个人走上戈壁的人,都能从中收获满满的感悟。所以有人说,“玄奘之路”是一群已经获得实体成功的人,寻找人生意义的过程。
作为新加坡国立大学队员,陈春花参加了戈十的徒步,然后与队员们一起完成了新书《让心安然:大漠百里风过无痕》。书中她深情地写道:戈壁挑战赛结束了,那四日在每个人的生命长河中,一定是璀璨而恒久的,就如每个夜晚悬挂在夜空中的明月。“如果你望向队友、望向伙伴、望向橙色大旗,你会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安逸,从未有过的能量。”
戈十一,陈春花又参加了体验日的徒步,“在戈壁遇见更好的你”一文中写到:我依然是一个主张内求的人,所以决定再一次行走在戈壁之中,体认自知是一个生命力量之所在,同时也是融合构建时代力量之所在。
世界级超马运动员、首位以跑步方式、在最短时间内徒步穿越世界三大缺水区域的冒险家林义杰说:“跟人竞争的那种进攻性已经没有了,我更想好好享受跑步的过程。”他代表台湾大学管理学院参加A队比赛,认为与团队一起完赛,蛮有意义。
台湾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郭瑞祥已多次走上戈壁,戈十一台湾大学的口号是:一起出发,一起到达。他们带来了快乐马拉松的精神,让戈友们领略了长途跋涉的不同的风采。
有关公益:感悟艰辛,也感悟慈悲

走上戈壁的EMBA们,在对玄奘精神的深切感悟中,除了感悟高僧的执着、坚韧,同样感悟的,还有慈悲与爱。
自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戈三上,戈友们自发成立基金会以来,共有1000余人次戈友参与公益活动,贡献了10万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间。在戈友基金会的组织下,先后有300位来自贵州、四川、甘肃的山村校长走上玄奘之路。共有1000多个残障家庭在戈友基金会发起的公益活动中受益。基金会累计募集财物共1614.7万元。
本次戈赛,也首次设立了“无障碍跑团”,并向为盲童戈友提供帮助的戈友设立了“公益大使特别奖”。
在戈十一体验日上,公益大使带动来自10所院校的57位伴走志愿者,陪伴10个身心障碍家庭,徒步穿越28.28公里,在距离当日营地5公里时,“无障碍跑团”邂逅短暂的降雨,在戈壁上的美丽彩虹的映衬下,这支“戈十一”最有力量的队伍震撼了在场戈友们的心灵。
获得公益大使荣誉的陈玉增说:“都说风雨过后见彩虹,只要你努力付出了,终将赢得属于你的辉煌!参与这次赛事活动的伙伴同样如此。陪伴是最好的守护与支持,让我们以乐享戈壁的心态,彼此互助与交流,用爱助力梦想成真,共同祝愿生命如花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