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铁五局电务城通公司承担施工的通霍铁路通信G网光缆工程全线贯通,在全线率先进入设备调试阶段,受到沈阳铁路局的致函通报表彰。
“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被誉为“羊、煤、土、气”之宝地的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依托资源、区位优势谋发展,工业和农牧业现代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而作为自治区发展“铁脊梁”的既有铁路设施已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1984年建成通车的通霍铁路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主要煤炭运输大通道,也是沈阳铁路局重要经济动脉。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运营,年输送能力仅300万吨的通霍线早已不堪重负,扩能改造势在必行。

安全质量宣誓签名活动
2014年7月,通霍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在苍茫辽阔的草原上拉开施工序幕,无数铁路建设者参与到这场铁路改造大会战中。中铁五局电务城通公司就是众多铁路建设者中的佼佼者。
跑步进场树声誉
2014年9月初,中铁五局电务城通公司中标通霍铁路电化改造GSM-R通信工程。工程位于内蒙古通辽市和兴安盟境内,南起通辽市,终点霍林河。主要工程有450正线公里长途通信光缆线路、21站站场通信、82座GSM-R通信铁塔、1000余台(套)通信设备安装,合同建安6181万元,合同工期2年。
面对公司有史以来中标线路最长的通信工程,中铁五局电务城通公司高度重视,确立了“建好通霍工程、巩固东北市场”的工程建设目标,要求跑步进场,迅速开工。同时公司统筹部署,调兵遣将。考虑到施工任务繁重、安全风险高以及施工困难多等客观因素,公司领导经过多方权衡,任命技术出身、精明能干、施工经验丰富的龙安仁同志为项目经理。在接到“军令”当天,他立即从成绵乐工地赶赴内蒙古通辽市, 筹备项目各项工作,项目其他管理人员分别从沪昆高铁、南宁枢纽、淮北站改等工地日夜兼程奔赴施工现场。电务城通公司总经理吴继华、党委书记彭金华等领导蹲点现场办公,指导前期工作,多项目驻地、人员机构、施工组织、标准化精细化管理等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要求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牢固树立“敢于胜利铸精品,永争第一建伟业”的项目精神,加快各项工作的推进,按期打开施工局面。
前期工作中,项目部仅用了7天时间就完成了项目驻地建设和整章建制工作,并与沈阳铁路局相关站段签订既有线施工安全协议。组织了600余人的施工队伍和28台施工机械进场,分成5个小组徒步对450公里施工现场进行了调查,走访了施工沿线的乡镇和村庄,了解了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掌握了工程施工第一手资料,为顺利开工创造了条件,实现了跑步进场、先声夺人、树立声誉的目标。

电缆敷设
攻坚克难当先锋
2014年9月21日,工程正式开工。时间紧、任务重、既有线施工安全压力大、环境恶劣、点多线长、交通不便、有效施工时间短……项目部无疑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项目部班子深感责任重大,为了兑现每一个工期节点,顺利完成施工任务,全体参建人员几乎没有休过假期。项目班子不等不靠,精心组织,积极细化施工措施,见缝插针,多开工作面,变流水作业为交叉平行作业,对线路开挖、顶管作业、铁塔安装、设备安装、设备加电、系统调试等倒排工期,不断优化施工组织。
施工期间,项目领导班子重心下移、深入一线蹲点包保,白天跟班作业,晚上研究方案,随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坚持每天组织一次现场办公会,及时协调解决各方面问题,从组织机构、物资设备等方面对施工给予支持。在2015年四季度进行的113个基站设备倒运及安装施工中,项目领导与作业人员一道顶风雪、战严寒,参建员工卯足干劲,克服零下30度极寒天气、大雪阻断交通、手脚麻木冻伤等困难,加班加点抢抓工期,确保了每天完成开挖光电缆沟3公里、2天完成一个基站的施工进度。
“虽然气候环境异常恶劣,我们依然要克服困难,稳扎稳打,风雪大,我们的施工决心更大。”项目经理龙安仁回忆起当时施工场景,依然掷地有声地说。
风沙不改容颜,党旗格外鲜艳。面对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前所未有的施工困难,在施工生产的关键阶段,项目党工委审时度势,高擎党旗,适时开展“草原党旗红、五局争先锋”、“大干90天、战低温、保节点工期”的党建主题活动。项目部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细化,责任明确到人,各个节点细化分解到天,强力推进施工进度。在长达450公里的施工战线上,到处活跃着党员突击队员们紧张忙碌的身影。他们爬冰卧雪,抗风沙、抵严寒,硬是提前完成了施工任务,为工期节点开通创造条件。
有志者事竟成。通过项目部全体参建职工的不懈努力,项目取得一个个工程节点胜利,施工进度和流程化施工方法得到了沈阳铁路局的高度肯定。
“中铁五局不愧是中国中铁的领军企业,你们在通霍线创造了施工奇迹”。提起中铁五局,沈阳铁路局西部电化通辽指挥部指挥长万铁斌禁不住地竖起大拇指点赞。

施工安全教育培训
全程管控保安全
铁路既有线施工,安全管理显得极其重要,加上通霍线所处地区纬度高,风沙严寒天气多,自然条件恶劣,给安全生产管理带来困难。
开工伊始,项目部便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狠抓落实。项目部实行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每年项目部分别与作业班组及作业人员签订安全责任书和责任制,把安全责任分解到各个班组及每个作业人员,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安全的责任体系。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参建员工安全意识,是抓好项目安全管理的基础和前提。项目部组织全员学习既有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规章制度和事故案例教训,结合施工内容开展岗前、转岗、工序、防护、分岗位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及交底,使培训交底内容与现场作业相一致。同时坚持班前安全讲话,根据当天施工内容,对施工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程度及防范措施进行告知,提高作业人员的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
针对施工中的重难点和风险源,项目部坚持开展周检、月检、季度、专项、季节性等检查,对顶管施工、铁塔安装、线路开挖、光电缆接续等危险性较大和关键工序实行领导全程带班盯岗作业,杜绝事故发生。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事项定人、定责、定时完成问题整改闭合,开工至今累计消除各类安全隐患36起,问题整改率100%,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提供了安全保障。
情注通霍铸精品
从进场之初,项目部就明确了“安全无事故、质量零缺陷”的工程目标,秉承“质量就是信誉、质量就是饭碗、质量就是市场”的理念,结合各工序施工情况,做好宣传教育,提高全员的质量品牌意识,让质量意识真正入脑入心,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施工前对所有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详细讲解施工工艺、施工方案、技术标准及质量保证措施。坚持样板引路制度,做到每道工序全线标准一致、工艺统一,落实工序交接制度,做到上道工序未经检验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把质量缺陷消灭在本工序中。同时,强化过程监控制度,项目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将质量创优工作贯穿于施工管理的全过程,对每道工序明确作业质量标准,采取先由作业班组自检合格、后交项目部验收,最后向监理报检的三检制。正是由于项目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确保了施工质量合格率100%,项目施工的通辽电务段中心机房、基站设备安装、配线质量工艺成为各参建单位观摩学习的样板,并被建设指挥部在全线进行推广。

标准化配线工艺
岁月如梭,从开工至今的近两年时间里,项目不仅顺利完成了光电缆沟开挖450公里、光电缆敷设1156公里、铁塔安装82座、站场施工21站、设备安装113个基站等施工任务,提前28天完成工期节点,实现安全无事故539天,而且工程进度和质量全线领先,夺得2015年季度履约评价第一名。
4月7日,中铁五局电务城通公司承担施工的通霍铁路通信G网光缆工程全线贯通,在全线率先进入设备调试阶段,受到沈阳铁路局的致函通报表彰。中铁五局因通霍铁路改造而美誉白山黑水间。
“笙歌嘹亮随风去,知尽关山第几重。”通霍铁路改造工程完成后,将大幅度提升铁路运力,对进一步促进通辽以及锡林郭勒盟等煤田的开发建设,缓解东北三省的煤炭供应紧张状况,推动蒙东地区与辽宁、吉林等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中铁五局电务城通公司这支奋战在通霍铁路改造战线上的铁军,正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严谨扎实的作风建设好剩余工程,再奏中铁五局铁路建设者的凯旋乐章。 (陈凯 张振鹏 王黔 王孝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