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第三届石墨烯高峰论坛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开幕,来自中国、美国、英国、西班牙、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本届论坛邀请到了包括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英国曼彻斯特大学Konstantin Novoselov教授在内的知名学者和产业界人士,从学术和产业化视角探讨石墨烯、碳纳米管及其它二维材料的研究进展和产业发展现状。中国科协副主席陈章良、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夏广志等在开幕式上致辞。
论坛开幕式后,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英国曼彻斯特大学Konstantin Novoselov教授和清华大学教授范守善院士分别以“范德瓦尔斯异质结构”和“怎么使碳纳米管材料实用化”为题作论坛主旨报告。
参会人数创新高,石墨烯热浪汹涌
本届石墨烯高峰论坛参会人数创历史之最,在连续三界的石墨烯高峰论坛中,本届论坛预计参会人数300人,但大会首日,实际现场参会人数就超过600,整个会场座无虚席,不少参会人员只能在会场后方站立,更有很多学生席地而坐。来自世界各地的石墨烯领域专家学者科研机构等人士齐聚一堂,在石墨烯诺奖得主诺沃肖罗夫教授,和实现全球首个碳纳米管触控屏产业化的范守善院士,两个报告过程中掌声不断,报告后提问环节更是远远超过了预订时间,大家对石墨烯的关注空前高涨。
诺奖得主诺沃肖罗夫强调石墨烯化控制设计
石墨烯诺奖得主诺沃肖罗夫教授介绍,石墨烯和其他的二维材料可以构建形成二维材料的“博物馆”,将它们组合可以得到非常有趣的性质。实际上,世界是由少数几种材料所决定的,例如电子器件用的硅材料,建筑材料用的钢。当我们希望将不同的性质整合到一起,就有了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但这种情况下仍然只是利用了一部分材料的优异性能。理想情况下,我们可以按需设计材料的性能,选取具有不同性质的材料进行堆叠,构建任意的电子结构,任意的机械结构,形成非常复杂的复合材料,进而实现材料性能的控制。这是以前所做不到的,从原子到产品进行制造。
范守善院士:碳纳米管触屏已产3000万片
碳纳米管作为石墨烯的同胞兄弟,重量轻,六边形结构连接完美,具有许多异常的力学、电学和化学性能。近年随着碳纳米管及纳米材料研究的深入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也不断地展现出来。范守善院士介绍说,碳纳米管可以做光学仪器,达到接近100%的吸光率。此外,碳纳米管薄膜的透光度好,可做成可穿戴性的仿真品,做一些植入式的导线,可用于一些外科手术。在加热器方面,碳纳米管可做柔性的加热装置,膜面积小,密度大,脉冲的响应快,加热和散热就都会很快。碳纳米管也可应用于锂电池。“从一维材料,二维三维网络来看,碳纳米管是最好的材料。”范守善表示,与富士康旗下的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与清华大学团队的产学研结合,成功实现了全球首个碳纳米管触控屏产业化。已经生产3000万片。
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共同承办。烯碳新材在暨首届高峰论坛创始赞助后,对石墨烯高峰论坛进行了持续主力赞助商,本届会议以钻石赞助商的身份再次全程赞助了本次会议。期间,烯碳新材向诺沃肖罗夫教授赠送了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的石墨烯模型工艺品。诺奖得主诺沃肖罗夫教授收到烯碳新材赠送的礼物非常高兴,并在晚宴上发表感言,祝愿中国石墨烯产业发展越来越好。
烯碳新材一直致力于石墨行业平台服务。通过举办或参与举办各种论坛、沙龙,建立全国性的行业交流渠道,同时还通过微信公众号、电子刊物等新媒体形式,实现信息交流的快速化和扁平化。“其中,石墨烯高峰论坛就是公司参与的代表性活动之一,三届论坛我们都进行鼎力支持,这其中就包括第一届赞助海姆教授,本届赞助诺沃肖罗夫教授到论坛做主旨报告。”烯碳新材高级行业研究员于灏博士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