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加工型企业创立了一个针对中产阶级的厕纸品牌,需要做新品推广,投入资金50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投放资金20万,超市、商场的促销活动50场花了20万,小区户外促销广告投入10万。产品推广很明确:线下方式覆盖小区、商场等目标消费人群集结的地方,线上通过投放微信公众号以借此转战互联网+。但此次推广引起短暂的骚动之后,尝鲜的消费者仍旧不买账,产品推广宣告失败,企业陷入转型僵局。
传统企业都想互联网+,以为投几篇公众号软文,做几个转发活动或者加粉活动就是跟上互联网+步伐,就是进入粉丝经济时代!其实这只是表面的一部分。互联网+转型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通过最简单的方式与消费者建立直接的长期的有效沟通。
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就没有沟通,没有沟通就没有持续消费,这就是市场。
传统产品电商销售方式是通过低价吸引了消费者,但是没有持续的增强粘度的行为和持续发生关系的通道,所以反复刺激-激活导致产品推广和通路成本特别高。而互联网+时代,企业直接对准细分后的消费人群,通过口碑传播产生裂变从而不断扩大消费人群,并且可与每个消费商产生沟通,达到推广目的。
近年来,传统电商渠道(天猫淘宝等)运营成本高,消费者不全面(女性消费者过多,消费人群不精准)现象突出,反而新进的社交电商成了PC电商平台外又一个阵地,就是因为网红、微商城分销模式能更直接对准消费人群。
社交网络新渠道,少花钱就能让市场硬起来
以秀黛服饰为例,主做女士内衣,是本土知名的内衣品牌,拥有超过千家的线下门店。走线上渠道之后,快速转化部分精准粉丝人群称为首批分销商,通过少量佣金快速实现分销裂变,消费人群翻倍扩展,订单量迅速翻了几倍,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内衣市场上快速站稳脚跟。

为什么这家线上内衣店的成绩会这么抢眼?据微时科技CEO万永说:三级分销已经是市面上普遍使用的分销模式,微时微分销也已经升级为三级分销+多级经销独创模式,这对于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和国内整体销售市场来说具有很大的带动作用。
市场上三级分销的普遍形式很好理解:类似于企业老总下属有总监—经理—员工三层关系,三级分销在总佣金一定的情况下,具有更好的裂变效应。一大袋厕纸30元(假定),在三级返佣情况下,如果员工提8%即2.4元,经理和总监各提6%即各1.8元,如果总监同样有10个经理,每个经理有10个员工,总监佣金=10*10*100*6%=180元。同样,员工如果再发展两层分销商,则该员工同总监收益一样(超过三层没有返佣),这将极大提升裂变和培训团队的动力。

对于企业老总来说,不管是总监还是经理抑或员工,他们的朋友一旦购买或加入分销商队伍,这些信息都在总店的“数据库”中,那么总店就可以和本企业员工之外的粉丝发生间接沟通关系,拉近企业与粉丝的距离,促进粉丝转化,从而不断裂变,传播无断层销售不中断。这其实也是粉丝经济或者说社群经济的一种形式了。这种新渠道是企业直接面对消费者的优选途径,企业主不用烧钱做宣传,又能直接拥有消费者持续沟通渠道,获得一批忠诚度极高的消费商人群。
市场本质是靠消费者带动的,并不是依靠巨额投资+产品计划就可以占据的。留住消费者就要升级接触消费者的渠道,沟通消费者。无论创业者还是企业主,不要盲目跟风,拿捏好消费市场动向,把消费者掌握在自己手里比受制于传统电商平台更有安全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真金白银试过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