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观)2016年全国两会业已闭幕,两位凤凰网凤凰卫视“上会记者”,却因为对葛剑雄等两会政要的独家专访、“实施全面两孩政策”记者会上的犀利发问,意外走红。
他们在两会有怎样难忘的经历?他们又是如何看待媒体在两会中的责任?半月会期,一路“追访”,他们是2016两会媒体群像的一个缩影。

(3月16日上午,在总理记者会现场负责摄像、4G手机直播的李剑锋)
凌晨四点的北京与每天四千步路程
他说:“我没有像科比那样看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但我知道凌晨四点的北京。”

(“凤凰上会记者”邓莹晶、李剑锋在清晨的人民大会堂前合影)
李剑锋是本次凤凰上会记者之一,为了与队友在16日上午的总理记者会上占据最佳报道位置,他们凌晨四点就来到了人民大会堂前,此外,他的肩上还背负着20公斤重的报道器材,这一负重,也是他在两会期间的标准配置。
另据悉,由于两人的车证“支援”了《超级乘客》节目组,从入驻旅店到两会现场的两公里路程,全靠每天步行往返来完成。但这并不是李剑锋第一次上会。2015年两会期间,他曾独家采访到舆论漩涡中的赵本山,请其对相关传闻一一回应, 逆转了当时“用传闻拼贴人物新闻”的报道风气,轰动当时的媒体圈。此外,在天津爆炸案、四川芦山地震等大事件中,他往往都是充任“拼命三郎”的角色。
我们手持鸡蛋在奔跑
“还请尽量保护这位有思想的慈祥老头吧。”3月3日,李剑锋的这条朋友圈备受关注——这不仅是政协常委葛剑雄在“点评任大炮”后,首度接受外界专访,更针对“反腐败导致官员不作为”、“一胎化遗留问题”、“一带一路的风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另一值得关注的亮点是,邓莹晶对葛剑雄的独家专访,同时在凤凰卫视《全媒体大开讲》、凤凰视频《追访两会》上线,形成了全媒体传播的效果。
谈到这次独家专访,同在现场的李剑锋表示:“有人说‘中国进入两会时间,世界进入中国时间’。但我们却觉得坚持新闻人立场,不轻易调侃或断章取义,比抢时间、搏标题更重要。这就像手持鸡蛋奔跑,不能为轻装前进,而捏碎或丢弃本该细心把握的东西。”

(图为政协常委葛剑雄与“凤凰上会记者”李剑锋合影)
通稿之外 刨根问底
“中国很多家庭选择不生二胎,原因并不是因为不想生,而是生不起。现在中国养育孩子的成本太高,尤其是医疗和教育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请问政府未来是否会出台一些相关政策,来缓解中国家庭生育二胎所要面临的经济压力?”
3月8日,在两会“实施全面两孩政策”记者会上,凤凰网凤凰卫视记者邓莹晶的犀利提问,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网等媒体接连报道。

(图为首次成为上会记者的凤凰网凤凰卫视记者邓莹晶,即在记者会犀利发问)
据闻,首次作为凤凰上会记者的邓莹晶,在正式上会前就向领导立下了“不搞花絮,不打酱油。通稿之外,刨根问底”的军令状。在她看来,两会议的是国家大政,而最终落点则在于民生——她希望通过媒体的力量,令“庙堂之上”直面民生所系的议题。
此外,近六年的凤凰卫视新闻主编和驻外记者经历,让她对于严肃新闻和国际热点,有着异于常人的敏锐度。2015年3月,她更被任命为凤凰视频主编,接连担纲采访海牙常设仲裁庭秘书长斯布勒斯、德国前总理德梅齐埃、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平泽、加拿大驻华大使赵朴等“中国通”。尤其是对海牙常设仲裁庭秘书长斯布勒斯的独家采访,曾一度成为“南海仲裁”的焦点新闻。

(两会独家4G直播,让凤凰视频成为两会期间最为抢眼的客户端)
遥想1998年两会,时任总理朱镕基于记者会上点名凤凰记者吴小莉提问,19年来,“凤凰上会记者”日趋成为全国两会期间不容错过的新闻风景线。而本次“凤凰上会记者”中的邓莹晶、李剑锋,不仅有着丰富的国内外大事件采访经验,更是新闻视频领域的前行者,这一特点也让外界对于凤凰在全媒体时政报道方面的新动作,颇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