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通讯 > 通讯 > 正文
中铁二十局集团三公司:让督察在抓落实中发挥威力
来源: 中国企业新闻网       时间:2015/8/10 12:44:23     
  督察顾名思义就是督促检查,是企业在发挥职能过程中一项重要的管理措施。督察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安全、质量、成本、财务、进度、党建、纪律等等。之所以将督察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是因为工作如果只部署、不检查,只“吆喝”、没督查,就很难落到实处,督察是保证决策部署落实的“利器”。  
  本站甘肃临潭讯(通讯员 邵小平)督察顾名思义就是督促检查,是企业在发挥职能过程中一项重要的管理措施。督察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安全、质量、成本、财务、进度、党建、纪律等等。之所以将督察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是因为工作如果只部署、不检查,只“吆喝”、没督查,就很难落到实处,督察是保证决策部署落实的“利器”。

  从制度落实的结果来看,在各项工作执行过程中如果没有有效的督察,就会造成效益的流失,事故的发生,作风的迷失,当人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程度,为时已晚。从制度落实的过程来看,在工作中有些单位对上级决策部署重视不够,措施不多,落实不力;有的怕下“苦力”,敷衍塞责,行动迟缓,推诿扯皮;有的“光打雷不下雨”,致使一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长期停留在规划中、报告上;有的推一推动一动,甚至推了也不动。那么如何让督察机制成为促实干、促落实的“及时雨”呢?

  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企业的制度就是企业的“法律”,应以制度保障督察的落实,换句话就是对督察的监督,监督上的监督机制。对督察的人员和督察的对象都有约束,对督察的人员来说,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指导工作,或者对项目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对具体情况工作了解不深入。笔者曾经听一位员工说:督察又学不到什么东西,就是补些缺失的资料呗。这虽然是从他个人的角度出发考虑,是不是也反映了我们督察的薄弱,是不是应该强化呢?将督察制度提到“法律”的高度,谁都不能逾越此红线。

  激发落实的“压力”,发挥督察的“威力”。督察的重要前提是把决策部署细化为明确、具体的指标要求,逐项分解落实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在此基础上看看谁不去落实、谁没按时落实、谁不在落实状态,提醒、训诫、推动有关单位和个人聚精会神干工作、实心实意抓落实,使落实责任人身上有担子、工作有压力,使不抓落实、落实不力的人等不得、坐不住。

  建立考核机制。“督查”机制应定期进行通报,作为日常考核监督的重要内容,并将重点督查项目纳入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加大考核权重,考核结果作为对被考核单位表彰奖励和干部调整使用的重要依据,对整改不到位、延误工作进度的还将依据有关规定进行问责或组织处理,真正树立起督察的“权威”。

  治企之要,贵在落实。我们期盼着层次高、力度大的“督察”机制能够发挥出抓落实的“威力”,敢于“亮剑”,真正让制度落地生根,让督察制度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特效药。
责任编辑:cenn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