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铁五局哈牡客专打响开局战
中铁五局承建的哈牡客专虎峰岭隧道位于东北小兴安岭支脉,人们口中常说的林海雪原区域。隧道全长8.75Km,是全线第一重点控制性工程,地质结构复杂、每年有6个月被大雪覆盖,交通极为不便、施工便道难度大、工期紧、施工风险大等特点。计划于2018年贯通,工期只有39个月。在整个哈牡客专的建设起着关键性的启后作用。 林海雪原竟风流 忆往昔,威虎山上,杨子荣智斗座山雕,留下一段佳话;现如今,牡丹江畔,中铁五局虎峰岭隧道施工竟风流。 2014年12月,中铁五局拉开虎峰岭隧道施工战幕。公司立即抽调40余名精兵强将,奔赴东北林海雪原,攀上了白雪茫茫的虎峰岭;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两天之内,来自不同项目的30多名职工迅速到位,跑步进场、快速形成施工生产力的局面。 牡丹江零下三十多度,严寒就是首要面对的的考验。此时,已是内地的立春时节,可山上仍然冰雪封冻,大雪纷飞,异常寒冷;施工驻地积雪没过膝盖,没有房屋,没有炊具,更谈不上柴米油盐,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前期检点就这样开始了。面对重重困难,全体职工迎难而上,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坚决破除“等、靠、要”的畏难思想,修筑施工便道、平整驻地和拌合站选址、参与临电方案确定,为施工生产做好充足准备。同时,紧急抽调测量骨干及协调人员20人积极配合业主及地方政府用一个月时间完成30Km的全线地上附着物核查任务。 千磨万击还坚劲 打铁还需自身硬,项目部组建伊始,项目领导班子要求职工不断加强业务能力的学习,高屋建瓴地提出培训方案并监督实施,并主动要求跟同事们一起学习,逐步对项目职工对精细化管理、标准化管理、督导组巡视文件等文件进行系统性培训学习,并组织考试。在这个过程中,职工们收获颇多,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能够及时地把培训所讲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岗位上,轻车熟路的解决工作中的困难,通过不断地锤炼,项目生产步上了正轨。 2014年12月,中铁五局哈牡客专项目经理部迎来了最艰苦的前期建点工作。在驻地和试验室筹建中为了节省人工费,我们项目部一班人肩扛背驮齐心协力搬运办公及实验设备。忙得热火朝天,一会儿就出汗了,干一天的活下来,衣服都湿透了,更没有地方洗澡,条件艰苦,大伙儿咬紧牙关,不怕苦、不怕累,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施工生产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2015年3月初,隧道洞口拉槽开始施工。六个月的积雪集中在3月快速的融化,昼夜温差达到±20℃。地表覆盖着雪融后的冰碴和泥土,施工现场到处都是泥泞,无法落脚。地表下又是近两米的冻土,作业机械在地表打滑,地面下又犹如混凝土般坚硬。面对重重困难,大伙儿不没有退缩,主动出击。积极总结一天施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反复推敲寻找解决的方式方法,以保障第二天的施工进展。 虎踞龙盘今胜昔 2015年逢春时节,气温降到摄氏零下30度,施工困难大,生产进度缓慢,职工士气低落。项目经理刘卓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主动找各部门及架子队负责人谈心,会同领导班子分析困难所在,及时找出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使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项目施工生产渐渐步上正轨,他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同事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及时雨”。 党工委书记苏晨光善于抓住党员群众思想方面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积极探索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同时,他为协调征拆工作东奔西走,不怕吃闭门羹,不怕事物繁杂;他还要求项目部各个部门和各级干部,对待农民工工作要做到认真细致、不留死角,农民工的事无小事,要求健全农民工工资发放监督的各项制度。 人勤春早,经过短短两个月的努力,我们中铁五局哈牡客专项目经理部全体干部职工用拼搏与汗水铸就铁军精神,形成快速而强有力的生产力,蓄势待发。落霞一片虎峰上,夕阳满是开门红,虎峰岭隧道施工正在紧密锣鼓地进行着,从现场的紧张氛围里,诠释了集体的力量;从冰雪的消融中,感受到肩上责任的重大;从全体参战职工的目光中,读出了那份坚毅的执著。我们怀揣着建设好哈牡客专使命,挑战困难,争创辉煌。 (何增旺 苏晨光、方绍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