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家电 > 家电 > 正文
“曲”伪存真:探究曲面电视真相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时间:2015/3/17 15:08:09     
随着4K电视的逐渐普及,电视商家通过武装电视系统、内容等方面让电视更有“内涵”,外观上呈现曲面和超轻薄两大形态,超轻薄是电子产品整体的大趋势,在设计和工艺上也进行了巨大变革,曲面电视以临场感强,如同IMAX屏幕效果为宣传点在市面上销售火热,但其高昂的价格却颇受行业争议,曲面电视真因其技术成本较高而出现如此现象吗?本文将系统探究曲面电视的实质,还原曲面电视真相。 

随着4K电视的逐渐普及,电视商家通过武装电视系统、内容等方面让电视更有内涵,外观上呈现曲面和超轻薄两大形态,超轻薄是电子产品整体的大趋势,在设计和工艺上也进行了巨大变革,曲面电视以临场感强,如同IMAX屏幕效果为宣传点在市面上销售火热,但其高昂的价格却颇受行业争议,曲面电视真因其技术成本较高而出现如此现象吗?本文将系统探究曲面电视的实质,还原曲面电视真相。

商业噱头 名不副实

目前市面上曲面电视分为曲面OLED电视和曲面LED电视两种,OLED以自主发光,亮度均匀,对比度高,色域广,可弯折等特点被行业公认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革命者,但因目前技术的限制,产量及良品率低等因素,其价格昂贵。而曲面LED屏幕是通过物理弯折来实现弯曲的,玻璃部分弯折难度较小,背光模组部分弯折后其亮度很难做到均匀,也难以达到安全弯曲的程度。因此,LED面板的曲面生产良率并不高。在几乎无新增成本情况下,只将屏幕弯折便将价格提到如此高水平,实为营销噱头。在高昂的价格背后,让我们重新审视曲面电视,针对其宣传点我们进行了如下分析:

1、          被“曲解的画质,被欺骗的体验

曲面电视最佳观看位置是中心“皇帝位,但在实际观看电视时坐在“皇帝位的体验与直面电视观看几乎无差异,所谓的临场感与沉浸感,因电视很难形成环抱式,所以用户并不会有太大的临场感觉。 

笔者在卖场体验了曲面电视景深优化功能,在播放跳伞、风景等片源时体验感明显,但在播放普通片源或电视频道其景深优化功能几乎失效,可见其所谓景深优化实为特质片源所显示出的假象,而非电视曲面本身带来的特殊体验感。

LED电视背光本身就存在缺陷,将模组弯曲后,其缺陷会显露更为明显,因此曲面电视漏光比较严重。对于OLED则不存在该问题,OLED屏体本身就有可弯折属性,弯曲后发光依然均匀。

2、          扭曲的世界,失去的真实

在观看片源时,一些频道(如新闻频道)播放有横线的部分存在严重的弯曲变形,从侧面看更加明显,从“皇帝位”处观看尚可,但两侧变形清晰可见。传统信号均为直面电视信号,以曲面屏幕显示必然存在图像受到强制弯曲现象,而平板电视液晶分子经过非正常弯曲后受到挤压,因此显示出的效果对人眼反而不利。曲面电视商家以“曲面电视弧度符合人眼视网膜弧度,观看更为舒适”的说法毫无科学依据,为商业包装的产物。

回归本源 重视趋势

电视最本初的功能就是影音功能,而曲面并未给我们带来更好地画质体验。近些年各电视商家在画质上均进行不断地技术突破,量子点、local dimming、广色域、4色屏等技术均是从各个方面解决LED屏体画质和背光上的各种缺陷,其所达到的目标都是用更低的价格获得更趋近于OLED的显示效果。但电视形态之争实属在技术层面之外吸引人们眼球的商业手段。

通过电影放映发展我们也可以看出,球幕电影仅适用于用特殊设备拍摄的素材,片源极其有限,电影屏幕从未形成曲面屏,但IMAX就是在获得消费者认可的播放形式。电影院注重消费者临场体验感,画质也是十分优越,如此大屏的情况下都未使用曲面情况下,家庭使用曲面屏幕实属无益。

目前市面上曲面电视均采用直下式发光方式,机身较厚,严重影响美观。很多人会问,手机等设备薄是为了便携,那电视做的更薄是为了什么?其实手机厚度低于8mm以下基本满足了便携的需求,更薄则为了凸显科技感和品质感。电视也同样如此,低于10mm以下空间占用率已相当小,再薄自然也是外观需求。在不影响画质音质情况下,小而美的简约设计理念是目前社会的主流,因此大屏、超轻薄、广色域、好音质等方面才是未来电视发展的长远突破点。

综上所述,曲面电视实为商业噱头产物,其高昂的价格背后蕴藏着巨大泡沫,电视的发展必然向着高画质、好音质、大屏幕、超轻薄的方向发展,消费者理性看待主流电视发展趋势,在购买时作出正确的选择。
责任编辑:小七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