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生存压力的话题又多起来,如何在这个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抗击敏感、坚持梦想,成为网络热门话题。而知名演员吴秀波、天才少女蒋方舟对于自身经历以及时代弊病的解读,给网友提供了很好的方法论,教导大家如何更幸福地生活在这个敏感时代。
复旦大学近日发布《中国网络社会心态报告(2014)》,该报告指出,有44%的网络用户感受到生活压力。生活压力感呈现出年龄越小,压力感越强的特征。其中,“80后”“90后”生活压力感尤为突出,有压力感的分别占到各自群体的53.5%、57.5%。在对于负面情绪的感知中,持有不公平感、不安全感的网络用户分别占总体的44.7%、41.3%。
80后、90后的压力最大,非常正常,因为他们刚刚踏入社会不久,处于人生最关键的阶段,面临着各种严苛和冷酷的现实,房子,车子,恋爱结婚生子,甚至是找工换工……他们走的正是先辈们走过的路,只不过,对于他们来说,这条路更拥挤,竞争更激烈,噪音也更多。而他们,似乎也还没做好心理准备。
对当今社会来说,跳楼、自杀、离家出走或抑郁成病等等,已是充斥于耳的“常闻”。也正因此,当网络上兴起“抗敏感”风的时候,受到了网友和各路大咖的追捧和热烈讨论。
不久前吴秀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自己的走红如是描述:“你只是一滴水,偶尔被打到了浪尖上。千万别以为,那个浪头是自己做起来的,是风和月亮。要是哪天再把我吹回去,我就去过自己的平安日子。”
众所周知,大器晚成是吴秀波身上最鲜明的烙印——得过绝症,丢过铁饭碗,酒吧驻唱,下海经商,开过7家餐厅,做过酒吧、美容院、服装店,给人做经纪人……一路折腾,周遭的冷言酸讽自然少不了,甚至有人断言他再也回不到那个舞台了。
但不管坐多久的冷板凳,他却从未放弃对自己的梦想。他一直相信:无路可退,便只能一往无前——“其实最重要的是走路,不管它是直路也好,弯路也好,最重要的是要走。我并不觉得直路走起来就幸福,弯路走起来就难过,每段路都有他特定的风景。”
与吴秀波的大器晚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年少得意意气风发的蒋方舟。她从小被誉为“天才少女”,刚从清华大学毕业就被《新周刊》聘任为杂志社最年轻的副主编。在这样顺风顺水环境下成长的天才少女,也有自己的一套抗敏感经。
蒋方舟坦言,作为女生,自己也不能免俗,一度被“肥胖症”所困扰,几次三番要“皈依”减肥,那是因为太过依赖、敏感于外界的声音。她在长微博《抗敏感,不惶恐》中谈到,现代人无时不刻地不在评估他人,同时,也在接受他人的评估;羡慕嫉妒着他人,也努力地把自己的生活修饰得让他人羡慕嫉妒;对他人的意见过于敏感,无法忍受不被“点赞”的人生。然而,“别人岂能为我定位,我就是我的坐标”,时代让人变得更敏感,但人难以逆转时代的变化,只有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才能做人生的赢家。
观点字字句句直击网友内心。原央视资深栏目制片人兼主持人、优米网创始人王利芬转评说:“年青的时候,我们常常手忙脚乱,敏感,为许多的不确定性而惶恐,为某种不安全感而有隐忧,东撞西撞,靠所谓的大运,整个的不从容不自在,甚至用一个错误去代替另外一个错误。这是因为我们对事物发展的规律缺乏了解,对最坏的结果没有估计,对自已缺乏认知,对周围的人和事缺乏本质的认识。”房地产大佬“大炮”任志强、网络大V袁裕来律师、磨铁图书官微等大号也纷纷转评,称赞蒋方舟抗敏感、不惶恐的积极人生态度,号召大家一起做抗敏感青年。
吴秀波、蒋方舟,一个大器晚成,一个年少成名,某种意义上的两个极端,却又在抗敏感道路上树立了极佳的榜样。他们用自身的人生经历去解读时代的弊病与敏感,也引起网友的热烈围观和“点赞”。
如果敏感是一种时代病,药在哪里?89年出生的蒋方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走出自己的小天地。
别盲信那些社交媒体上的事情——在上面,可能每个人对外人展现出来的,都是经过修饰的最好一面,而不是最真实的一面。
去与自己独处,体验孤独。因为这是诚实地面对自己、认清自己的唯一途径。
努力去爱,去面对那些因为爱所带来的伤痛和混乱。
一个健康、幸福的时代,不能仅仅看到焦虑与压力,只有强大的内心,减少心理的敏感度,做个抗敏感青年,才能坚守初心,追逐梦想。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更加成熟的80后、90后,中国社会的未来才更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