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前三星电子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三星电子第三季度营收将为47万亿韩元,低于市场分析师平均预计的50.9万亿韩元;运营利润可能降至4.1万亿韩元,同样低于市场分析师的预期,三星的日子显得有些艰难。
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包括像三星、苹果这样的领军企业,借着智能手机市场快速发展的“东风”,在手机业务上攫取了大量的利润。但是随着中国市场中低端智能手机品牌的崛起,以及智能手机市场的饱和整体增速放缓,智能手机的红利被“摊薄”,三星想要保持领先的市场地位,当务之急就是要稳住自身的手机市场份额。
手机业务受挑战 但三星优势依旧明显
虽说三星仍以25.2%的份额傲视全球手机市场,却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在中国,究竟谁是手机销量第一,各个机构的数据存在着很大出入:Canalys数据称小米以1499万台的销量成为中国市场的NO.1;IDC数据认为联想是第一;易观智库发布的报告则显示三星依然是中国市场份额第一。这也间接表明,三星手机的市场份额正在遭受蚕食。
尽管受到了挑战,三星手机依然具备着较为明显的领先优势。
来自全球三大资讯提供商之一的汤森路透公司公布的《2014年创新现状》报告显示,三星电子2013年申请手机相关专利2179项、半导体材料及工艺相关专利1362项、SM卡相关专利245项,在该领域的专利申请数居全球第一。
专利的优势让三星可以有能力按照自己的创新意愿与供应商一起设计出完美的产品,保证产品技术上的持续领先。
此外,类似于小米“饥饿营销”的方式,背后其实是无法掌控手机生产体系的尴尬。而三星则可以每年轻松的生产上亿部手机,这是源于独有的横向一体化供应链优势。三星牢牢掌控着从芯片、摄像头、传感器、CPU、面板、存储器和处理器等硬件层面的核心技术,这种自给自足的手机元器件自产体系让三星拥有了很强的成本和技术优势,想要多少台就有多少台,这一点似乎连苹果也做不到如此洒脱。
寻找新突破 确保未来持续领先
在稳住手机市场份额基础上,三星也在积极寻找的新的突破点,以确保在未来市场持续保持领先。
智能化的概念正在逐步变成一个庞大的商业价值,根据长江证券的研究,智能家居市场被称为下一个千亿元级别的市场,在这场竞争中,三星最大的优势在于模块化的功能平台。三星在家电领域早已取得斐然的成绩,电视、冰箱、洗衣机等都取得全球第一的市场份额,配合智能手机入口的优势,通过某种平台型软件进行整合,就可以创造巨大的效益产值。
为了搭建这种平台型软件,三星完成了对智能家居初创公司SmartThings的收购,从而成为开创智能家居及消费物联网开放平台的领导者,并有希望将SmartThings平台打造成为一个真正开放的生态物联系统,为物联网创造更多激动人心的体验。
在近期的2014柏林消费电子展上,三星电子又宣布了对智能家居平台的进一步扩张,新服务和产品将专注于提升居住安全及能耗管理等,并可满足住址定位识别及通过语音进行操纵。
未来会怎样,我们谁也无法预知,所以对于三星的未来,仅靠几份财务报表就妄下结论,似乎也有些不妥。凭借在手机业务上的优势以及在智能家居上所贮备的实力,三星再创奇迹或许只是时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