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家电 > 家电 > 正文
中国家电企业转型压力不要发泄在90后身上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时间:2014/4/22 16:06:48     
  经营战略和管理模式的转型一直是中国家电企业老生常谈的问题,转型压力大,经营压力也大。撑过这阵压力转型成功,未来自然一片明朗,而中途掉队的话,在这场短兵厮杀中,就前途未卜了。  
  经营战略和管理模式的转型一直是中国家电企业老生常谈的问题,转型压力大,经营压力也大。撑过这阵压力转型成功,未来自然一片明朗,而中途掉队的话,在这场短兵厮杀中,就前途未卜了。

  近日中国家电业一片风声鹤唳,继格兰仕中山工厂发生打砸事件后,格力又被曝出血汗工厂,人们不禁要问,中国家电业怎么了?

  中国家电业其实并没有怎么了,他们只是在转型,只不过有的步调大,有的步调小,有的在原地踏步。
步调大的,搏一把,明天也许会更好;步调小的,稳扎稳打,明天会比今天好;但还在原地踏步的,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中国制造成了中国的名片,但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的代名词就是“廉价”和“倾销”。随着时代发展,“中国制造”越来越难给企业带来可观的收益,甚至在很多行业,如果不包含国家出口退税和相关补贴,反而处于亏损中。

  过去,富士康生产了绝大多数“苹果”相关设备,但在“苹果”的利益分配中仅能获得2%,而参与分配这2%的除了富士康企业自身,还有数十万的工人,可见这种“制造”带来的收益何等微薄。

  在主动与被迫之间,很多企业投入大笔资金和资源开始了转型之路,深挖产品、提升服务、加大研发等等。种种举措,我们看到了可喜的一面,但对于原地踏步的企业而言,前景却未必乐观,一句年轻员工“年轻冲动”显然不足以给所有事件画上句号。

  无论是格兰仕还是格力,作为中国家电市场的中流砥柱,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是这些大品牌未来发展的主旋律,而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平衡企业与员工的利害冲突就成为考验企业手腕的重要一环,在这方面,90后不该成为一切症结的“替罪羊
责任编辑:文瑛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家电企业,企业转型,发泄,90后,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