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时尚 > 时尚 > 正文
发现古建之美 雪花价值的“传统”回归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时间:2013/12/5 9:49:58     
  当人们惊叹于鸟巢的精巧、国家大剧院的流畅,或是当人们吐槽一些现代化建筑的空洞雷人时。我们不禁在问:“中国的古建筑在哪里?”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中国的古建筑正在远离人们的生活。除了黄金周的“到此一游”,我们几乎从未切近地接触、关注到古建筑文化。 
  当人们惊叹于鸟巢的精巧、国家大剧院的流畅,或是当人们吐槽一些现代化建筑的空洞雷人时。我们不禁在问:“中国的古建筑在哪里?”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中国的古建筑正在远离人们的生活。除了黄金周的“到此一游”,我们几乎从未切近地接触、关注到古建筑文化。
  中国古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梁思成先生说过:“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即我艺术及思想特殊之一部,非但在其结构本身之材质方法而已。”远离了中式建筑,远离了传统文化,我们是否还记得起我是谁?我从何而来?我又将何所往呢?
  变味儿的恭王府
  由于大量清宫剧的热播,北京恭王府作为和珅府邸,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兴趣。不少导游会洋洋洒洒地介绍,大贪官和珅贪污了多少钱,花园里每个景点与升官发财是什么关系,哪里的寓意是“步步高升”,哪里的寓意是“一步登天”……游客也听得津津有味。而事实上,和珅作为恭王府的第一代主人,于嘉庆四年被赐死。咸丰元年,恭亲王奕訢成为该府邸的第三代主人,并在咸丰、同治年间整修,府后添建花园。现在的恭王府格局主要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恭王府花园与和珅没有什么关系。
  这仅仅是无数古建筑故事中的一个。在快节奏、物质化的今天,人们正在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房子、车子、票子上。中国的古建筑文化仅仅存在于人们的惊鸿一瞥。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更愿意把古建筑文化束之高阁,“这是专家该做的事情”,与我们无关。而对于另外一些人,他们更关注的是如何获得更多的票子,古建筑文化在他们的手中任意扭曲变形。
  “人们对古建筑文化不关注,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古建筑文化进行错误、甚至可笑的解读,这都是让我们非常痛心的。其中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是作为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员,我们肯定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国古典园林》五书的作者之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贾珺教授说道,“我们写这样一套书,有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要告诉大家,什么才是正确的,尽可能降低错误信息的影响。”诚然,科普图书,是普及古建筑文化的重要手段。但是,出书并非易事。
  当古建筑遇上雪花啤酒
  “你们真不知道我们的科研经费有多拮据,我们的老师出一本书有多难。”清华大学建筑历史与文物建筑保护研究所刘畅副所长坦言,“一个教师自己写完一本科研著作,一定要找20、30万元钱出版,而且还很难说卖出去,还要自己找销路。”
  《中国古典园林》五书的上市新闻发布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领导以及丛书作者们早早来到了会场。面对丛书的正式发布,大家格外兴奋。《中国古典园林》五书标志着中国古典园林第一次有了全面系统的科普读物,填补了我国古建筑知识普及的一项空白,也创造了中国古典园林研究的多个“第一”:第一次将区域园林作为专门类型研究和普及;第一次集结全国范围内的古建筑园林专家共同编撰;中国第一套面向大众的中国古典园林文化普及的丛书……
  说到这套书的顺利出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边兰春书记谈到了一个特殊的背景:与雪花啤酒的合作。早在2008年,雪花啤酒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就达成了合作。6年来,双方共同策划编写的“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普及与传承丛书”,包括本次推出的《中国古典园林》五书,以及此前陆续出版的《民居五书》、《古都五书》等,已经累计出版达31册,这些图书中有很大一部分捐赠给了全国各大图书馆、高校等机构。雪花啤酒出资与清华大学联合拍摄的八集纪录片《中国古典建筑》,在中央十套以及全国50多家地方电视台播出,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雪花啤酒营销中心总经理曾申平先生说:“一个品牌、一个行业、乃至一个民族,最终都会问一个问题,我们的根到底在哪里?”正因为如此,雪花啤酒投入超过1000万元与清华大学达成项目合作,联合普及与传承古建筑文化。据了解,除了联合编写、捐赠科普丛书、拍摄科普纪录片,雪花啤酒还举办了“雪花纯生?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迄今,这项赛事已经成功举办5届,共有120万人次、超过270万张作品参加了摄影大赛,直接间接影响的人群数以亿计。在2013年5月,摄影大赛作品远赴俄罗斯展览,获得了俄方的高度评价。
  让人们爱上古建筑
  如何普及古建筑文化? 6年的经历使雪花从古建筑普及的门外汉成为了科普专家。曾申平认为,古建筑文化普及主要存在两大障碍:一是古建筑知识专业晦涩。这使很多人对于古建筑文化望而却步。二是古建筑文化离人们的生活太远。人们的注意力更集中在现代生活的物质压力上,对于古建筑文化关心很少。“只有使公众轻松地认识、接受古建筑文化,并把古建筑文化的内容应用在生活之中,才能使古建筑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方面,要专业知识通俗化。把晦涩繁杂的古建筑专业知识深入浅出,以普通公众更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解读。雪花的古建筑五书系列就是一套“专家写给大众的书”,把古建筑知识转换成通俗易懂的语言,便于普通公众的学习。另一方面,要把文化元素生活化。把古建筑文化的元素、理念应用到现代人的生活需求中,使古文化焕发出新活力,引发新的需求。雪花啤酒的古建筑摄影大赛,在摄影艺术中突出了“古建筑摄影”这一题材,使古建筑文化在人们的摄影中体现出新的艺术价值,正是“古为今用”的尝试。
  《凤凰周刊》执行主编周宇先生认为,“把专业性和通俗性结合起来”,不仅对于古建筑文化,乃至对于很多传统文化的普及与传承,都具有借鉴意义。

  2013年是雪花啤酒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合作的第六个年头,也是双方新的五年合作的第一年。曾申平总经理说,在新的五年里,我们会把古建筑文化更深入的普及下去,通过电子地图、移动互联等新的渠道和方法,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古建筑,热爱古建筑文化。
  确实,每一种传统文化,失去了公众的热爱,就丧失了生命力。当我们都热爱古建筑,这就是一种力量。
责任编辑:小七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