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家电 > 家电 > 正文
保温杯“国标后竞争时代”的竞争法则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时间:2013/12/2 15:44:43     
国内还有大大小小的保温杯生产企业数不胜数,即使保温杯行业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两次大的洗牌,目前在市场上较为活跃的仍然有数十家,可以说行业的竞争一直非常激烈。业内人士对当前行业发展的竞争格局作了三大预言,也被称之为保温杯“国标后竞争时代” 的“死亡预言”。  

  

  目前,尚处于哑巴阶段,行业集中度低的保温杯行业,迎来了《不锈钢真空杯》国家标准的出台,国标的出台对当前的保温杯行业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统一了起跑线和比赛规则。但同样,也意味着行业将进入国标后竞争时,企业所面临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如何才能站稳脚跟,用什么样的法则让自己笑到最后?

  国标推动行业快速洗牌

  2013年9月,刚进入销售旺季的保温杯行业立马经历了一次大动荡,产品电解的压力让许多保温杯厂家如坐针毡,有数据称,保温杯产品的电解成本从原来的1元增加到2元,仅电解成本就增长一倍。行业初现马太效应,市场份额向一线实力企业靠拢,部分二、三线企业开始因电解跟不上出现缺货,大量三线企业销售开始萎缩。

  如今,保温杯国标出台,并将在2014年2月1日实施,似乎没有给保温杯企业太多的调整时间,企业还未从电解难题中突困,国标便紧接着粉墨登场。可以预见国标将加速推动行业大洗牌,未来的一年,保温杯行业的格局必然发生重大变局。

  首先国标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国标规定产品所选用的不锈钢材料应符合GB 9684规定的理化指标要求。包括了Pb、Cr、Ni、Cd、As五大金属的理化指标必须达到要求,对消费者意味着可买到安全、优质的保温杯产品,但对保温杯企业却意味选用的材质和工艺要求提高了。

  其次钢材、电解等成本的持续上涨,对靠低价的企业,以及不锈钢、塑料件等材质不达标的企业,进入国标后竞争时代,统一了起跑线和比赛规则,将难以适应。毕竟在规模不足、总成本无优势、渠道薄弱、品牌缺乏个性的情况下,比赛规则等于是枷锁。

  “后竞争时代”的“三大”死亡因素

  国内还有大大小小的保温杯生产企业数不胜数,即使保温杯行业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两次大的洗牌,目前在市场上较为活跃的仍然有数十家,可以说行业的竞争一直非常激烈。

  业内人士对当前行业发展的竞争格局作了三大预言,也被称之为保温杯“国标后竞争时代” 的“死亡预言”。

  第一则预言是,品牌定位不清晰的企业要被洗掉。思宝定位于高端商务杯,象印定位于精品,华亚定位于创新尚品,而目前的保温杯行业,尚处于哑巴行业,消费者缺乏对保温杯品牌的了解,很难分清目前保温杯品牌的定位是什么?可以说,国标后竞争时代是强者间的较量,如果你这个品牌定位不清晰,你在消费者心目中没有品牌上的记忆点,又没有强势的渠道做支撑,那么,消费者在这些强者品牌之间凭什么选择你?

  第二则预言是,企业不走总成本领先之路,也难逃被“洗”之痛。华亚倡导的经营理念:要么给企业创造利润,要么给企业降低成本,实现企业总成本领先。保温杯行业目前趋于从产品角度而言越来越“同质化”,因为保温杯不是高科技产品而是普通消费品,并且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都不太可能出现变革性的技术,因此最终在竞争中站稳脚跟的企业只能是在规模、制造、营销、管理、品牌等方面持续消除“短板”,锻造总成本领先优势。

  第三则预言是,年产销量达不到500万只的企业要被洗掉。一个富有竞争力的企业,要摊低采购成本、管理成本等费用,扩充产能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途径。目前,年产销量达到了1000万只以上的保温杯企业也只有华亚等不到十家。在国标后竞争时代保温杯行业的竞争的规律是,如达不到年产销量达不到500万只,其采购、制造、人力、管理、市场推广等总成本肯定下不来,也就不可能实现总成本领先,因而难以生存。

  决胜市场的“三大武器”

  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的市场竞争,以及对这个行业骇人听闻的“死亡危言”,保温杯企业又将如何生存,如何在竞争中发展,将引发所有人士的深思。

  而华亚作为行业国内前三的品牌,对行业的竞争所作的对策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值得行业人士的思考和研究。事实上,华亚的武器主要是:产品、专业、创新,而产品则是三大武器之首。

  武器一:产品。一个普遍的事实是,任何市场竞争行为最终都会回到产品竞争,这是市场竞争的规律。华亚发展的这十余年来不断通过材质的提升,提升,再提升,打造一流产品品质。

  目前,市场上的保温杯产品良莠不齐,价格高的可以卖到300元以上,价格低的只要10—20元,如购买数量多的话,甚至可以低到10元以下。造成这样的情况,原因是在无国标时代,许多厂家在不锈钢材质上动了手脚,采用劣质钢材,甚至有毒钢材制造保温杯,虽然价格极低,但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有害产品,一般正规的企业则采用适当优质的201钢材,但这类产品时间长了容易生锈,不符合食品级材质要求,真正注重品质的企业则采用行业最高的食品接触用304不锈钢材。

  尽管保温杯行业竞争激烈,在行业发展的二十余年时间里,经历了两次大洗牌,华亚却每年能保持持续性的增长,就是因为坚持用304不锈钢材质的最低底线。其内胆及与液体接触的不锈钢材质始终采用304不锈钢,只有外壳不锈钢材质根据市场需求或采用201,或采用304,但这也已经成为历史,从2013年开始,华亚已经全部采用行业最高级别的304不锈钢材质。

  武器二:专业。关注和研究过华亚的人士都知道,华亚是一家专业保温杯的生产厂家,产品线达到30多个系列,100多个款式,300多个产品,并拥有40多项国家专利,入驻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人人乐等全国各大中型连锁商超系统,满足全国市场消费。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企业越专业,市场基础越牢固,企业持续发展能力越强。从市场的角度来说,80后、90后已经成为保温杯消费的主力军,他们消费的主张趋向于时尚化、品质化、品牌化,他们的消费行为带有更多的随意性、感官性、网络性,只有更专业的企业,才能更深入地研究市场,更深入地满足市场需求。

  武器三:创新。华亚从成立发展到行业前三品牌,只用了十年时间,可以说,华亚是一个通过创新致胜的企业。

  国标的出台,是保温杯行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亦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同样,国标的出台带动了整个行业对不锈钢材质要求的提升和成本的提升,涨价将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而且从国标的出台到实施,留给企业不太多的调整时间,若之前没有意识到行业发展的这个趋势,或者不重视行业发展的这个趋势,那么企业想要到按照国标的要求对不锈钢材质,对塑料件材质,对硅胶圈材质的调整,将面临很大的压力和风险。

  为了让产品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华亚从2013年初创新性地开始全线采用304不锈钢材质,从不锈钢材质,食品级PP,食品级硅胶圈等材料的采购和生产。如今国标出台了,而华亚也争取到了创新调整的时间,产品的品质甚至超越国标。可以说,在竞争激烈的保温杯行业,快一步都可以致胜,何况快一年。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国标后竞争时代,行业洗牌几乎不可避免,不同的是洗牌的发动者是强者向弱者发出的。而强者条件是企业产销量在500万只以上,并总成本优势在行业前列,这样才有足够的优势从行业的高度向弱势企业发动洗牌。

  从电解的困境到国标的实施,兴旺繁荣的保温杯行业将成为过去,国标后的竞争时代,行业将回归理性并平稳发展,如此形势,不仅要看企业谁跑的更快,还要看企业谁跑的更有技巧。

责任编辑:洪霞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