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企业新闻 > 企业新闻 > 正文
戴姆勒回应曲线持股北奔超50%:已通过政府审批
来源:公司报道腾讯财经       时间:2013/11/20 10:49:06     
  11月19日,北汽集团与戴姆勒全面战略合作交割书正式签约,戴姆勒全球总裁蔡澈和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双手紧握,这意味着被称为“北戴合”的这一中外合作项目在历时两年后最终完成。  
  11月19日,北汽集团与戴姆勒全面战略合作交割书正式签约,戴姆勒全球总裁蔡澈和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双手紧握,这意味着被称为“北戴合”的这一中外合作项目在历时两年后最终完成。

  合作的细节包括,戴姆勒以6.25亿欧元的价格获得北汽集团旗下上市平台北汽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汽股份)12%的股权。同时,双方对两个合资公司的股份进行微调,整车企业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简称北京奔驰)方面,戴姆勒股权从50%下调至49%,北汽股份所持有股权上升至51%;而在销售公司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上,戴姆勒的股份增加到51%,北汽股份所持股权下调至49%。

  这一调整可谓双方各取所需,北汽股份通过51%控股北京奔驰,从而将其纳入财务报表,增添H股上市筹码;戴姆勒则通过入股北汽股份,加强与北汽的合作,从而更加深入中国市场,而中国市场正是梅赛德斯-奔驰品牌回归全球第一豪华品牌宝座的关键所在。

  对于戴姆勒对合资公司北京奔驰直接加间接持股比例超过50%上限的说法,蔡澈在接受腾讯财经专访时称,双方的各项事宜都经过了中国政府的审批,他认为实际上戴姆勒的持股49%,没有超过50%。

  股权合作背景:股比限制放开正热议

  这一合作从两年前提出时,就产生可一个不大不小的争议,也是这一合作最终在两年之后才得以完成的障碍之一:戴姆勒持有北汽股份12%股权后,因为北汽股份持有51%的北京奔驰股权,这就意味着戴姆勒间接持有了6.1%的北京奔驰股权,加上直接持有的49%,相当于持有合资公司超过55%的权益,这就超过了目前政策规定汽车合资企业外资占股不得超过50%的规定。

  在19日的交割签字仪式之后的媒体沟通会上,蔡澈对腾讯财经承认,“如果将这两部分股份(直接持股和间接持股)综合起来,我们在北京奔驰的间接持股比例可能就是您所说的打破了政策限制。”但他同时强调,实际上,在北京奔驰的层面上,戴姆勒的持股比例是低于50%的(49%)。

  “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有任何意图要绕开政策限制。我们所做的就是和北汽就各项事宜达成一致意见,然后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进行了审批。”蔡澈强调说,双方合作的各项事宜都经过正常的政府层面审批,“没有政府批准,我们是不会宣布此消息的。”

  事实上,近期中国汽车产业界正在热议放开外资持股比例上限的问题。而随着三中全会提出降低外资进入门槛等改革方向,放开的声音也越来越高。就在双方签订协议的同时,中国商务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就表态称,以后在汽车等领域,会在外资持股比例方面进一步放开限制。

  中国政府智囊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曾经提出“整车企业中外合资股比50%底线放开对市场化竞争有利”的观点,而收购了沃尔沃轿车的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也是放开限制的支持者。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最近表态,出于对中国汽车工业的保护,协会仍然反对放开这一限制。

  不过,此次北汽和戴姆勒的股权合作,也还有一个“后手”,即未来北汽股份可能通过入股戴姆勒,实现双方交叉持股,从而将戴姆勒在北京奔驰的间接持股减少。蔡澈表示,对于北汽投资戴姆勒,“我们是非常开放的,我们愿意认真讨论。”他并称,徐和谊也对此表示出了兴趣,但目前为止双方尚未达成具体的协议。

  戴姆勒公司投资北汽这种模式,其他的跨国汽车公司会否跟进?会否由此成为50%股比上限的正式解除契机?对此,蔡澈称,“我们只知道戴姆勒自己想做什么我们在做什么,对其他的竞争对手我们只能猜测。”

  而对于商务部提出的要在汽车领域有可能进一步开放外资持股比例,戴姆勒是否因此考虑控股一家中国的本土企业的问题,唐仕凯没有否认可能性。“我们只能说到时根据具体情况再来做决定。”

  北汽股份冲击上市 戴姆勒获两董事会席位

  对于徐和谊来说,这一合作让他“如释重负”。将北京奔驰纳入财务报表,将大大增加北汽股份对香港投资者的吸引力,此前,很多声音怀疑双方的股权调整可能会因为政府审批问题拖后,从而影响到北汽股份明年上半年的上市时间表。

  但最终,双方的协议顺利通过政府审批。有报道称,北汽股份的上市方案已获得香港联交所初步的审查工作,相关的各项工作都在加快推进中,明年上半年将完成各项上市前的工作。而徐和谊也在近日对媒体表示,“会在香港上市,要等待合适的市场时机。”

  若按照戴姆勒6.25亿欧元(约合51.4亿元人民币)获得12%股份计算,此次入股对北汽股份的估值约为428亿元。而北汽股份香港上市的融资目标为100亿元人民币,意味着可能向香港投资者出售1/4的股权。

  此次入股,戴姆勒还将在北汽股份董事会中获得两个董事席位。戴姆勒大中华区董事长兼CEO唐仕凯和戴姆勒首席财务官于博将代表戴姆勒进入北汽股份董事会。

  罗兰贝格资深顾问吴越对腾讯财经表示,比股比更实际的是企业的实际控制权,董事会的席位将决定话语权,这才能真正体现股比的意义。不过,北汽股份并未公布董事总人数,其股东除了北汽集团外,还包括首钢集团以及北京市政府的两个国资平台。

  而蔡澈则表示,戴姆勒只是一个小股东,战略投资并不意味着将对北汽的运营产生很大的影响,但董事会席位将帮助戴姆勒更加了解中国市场,并希望北汽经营得更好,双方也将在技术层面进行合作,戴姆勒也将支持北汽的“北京”牌的自主品牌发展。

  中国的重要性:奔驰的唯一机会

  此次合作对于正追求上市的北汽股份是一个好消息,对于戴姆勒及奔驰品牌意义同样重大。目前,北汽是奔驰在中国的唯一合资伙伴,股权合作乃至未来可能的交叉持股,势必加深双方的捆绑与相互信任。

  “成为北汽股份的股东后,双方的心态都会发生变化,坦白来说,戴姆勒将会更加支持北汽股份的发展,因为我们已经成为了战略投资人。”蔡澈说。

  而戴姆勒也必须把中国市场当作最重要的战略市场。奔驰作为曾经的全球豪华车第一销量品牌,近几年已经被竞争对手超越,而事实上,在中国以外的市场,奔驰的销量已经超过奥迪,和宝马接近,相差的就是中国的销量。

  “我们在全球其他地方跟竞争对手销量都差距不大,但在中国,我们的销量与其它2个品牌差距较大,为了能够实现我们的整体目标,我们要尽量地缩短在中国和竞争对手的销量差距。”蔡澈说。

  前10月的数据显示,包含Smart品牌在内,奔驰在华前10个月累计销量为18.8万辆,同比增幅为7.8 %。但竞争对手宝马销量为31.8万辆,增幅为20%,奥迪销量为40万辆,增幅同样为20%。奔驰落后宝马13万辆,落后奥迪21.2万辆。而在全球销量上,前10月奔驰为127万辆,宝马为135万辆,奥迪为131万辆,差距仅分别为8万辆和4万辆,也就是说,奔驰在全球销量的落后原因完全因为中国市场。

  为此,奔驰已经在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力度。一方面,排除各种阻力,将原来曾经“内斗”的进口和国产渠道合并成立了新销售公司,并且今年计划新增75家经销商。另一方面,奔驰也在加强车型的国产化力度。而这些都和合作伙伴北汽息息相关。

  唐仕凯表示,戴姆勒将在2015年前在北京奔驰投资40亿,包括新的研发中心、发动机厂和产能扩大。而就在双方签字的前一天,一期规划产能25万台的北京奔驰发动机厂建成投产,这是奔驰海外布局唯一一座发动机生产基地,也被作为北汽与戴姆勒全面战略合作结下的第一枚果实。

  奔驰曾经提出要在2015年在中国实现30万辆的销量目标,而根据市场机构及媒体的预测,今年全年销量可能在21-22万(前10月18.8万辆)。这就意味着未来两年每年都要净增5万辆以上,年均增幅要在20%左右。

  对此,蔡澈表示,“虽然我们也不能具体地预测增长速度有多快,但我们有信心这个增长势头会保持下去。”

  他认为,渠道整合等措施已经见到了作用。在国产化计划中,面对竞争对手选择将更多年轻化、入门级车型引入中国国产的选择,蔡澈透露,奔驰也将在紧凑类的车型里引进1-2款比较合适的车型在中国国产。
责任编辑:冰心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戴姆勒,曲线持股,北汽集团,政府审批,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