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康曦
本周以来,大盘炒作热点除大气治理外,就是优先股。优先股作为一种混合证券,将有助于推进我国资本市场多层次建设。所以虽然政策尚未正式公布,但A股已经提前有所反应。前期一直默默无闻的银行板块开始逐渐受到资金关注,高估值的创业板则继续回调。
“优先股制度是引入的一种海外融资机制。”东莞证券[微博]策略分析师费小平指出,对于市场来说,是一种利好,“市场对IPO重启一直充满担忧。因为随着新股的上市,市场融资压力将加大。而推出优先股,则无这种忧虑。优先股只是会稀释部分股权,并不能上市流通,所以没有解禁压力。它既能缓解上市公司的资金面,又不会给市场造成压力。所以尚未推出,市场就充满了期待。”
另外在资金面整体偏紧的情况下,优先股的推出也比再融资更能让市场接受。从央行对于货币偏紧的态度看,未来两个月流动性的紧平衡格局仍将延续。尤其是周四国债期货日内跌幅不小,后续资金面的紧张局面可能进一步发酵。
除了改善资金面的好处外,中金公司策略分析师王汉锋指出,优先股长期来说有助于改善企业的治理结构,特别是有助于逐步实现国有企业股权的多元化,为解决政府与国企之间的资本金联系提供一种除普通股之外的选择。而且优先股引入也有助于兼并收购、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另外,对保险及养老金等长期投资者来说,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风险可控、回报稳定的投资工具。
优先股的推出,对银行、保险、建筑等大蓝筹将产生积极作用。“银行估值低、业绩稳定,但因为有融资压力,所以市场对其操作十分谨慎。一旦推出优先股后,将对银行的未来成长起到推动作用,长期有助于调整大型银行国有股东持股过于集中的结构,资金对其的关注度也会加强。”费小平说。
而像中国建筑(3.23, 0.00, 0.00%)、中国铁建(5.01, 0.00, 0.00%)等建筑公司股价已经跌破每股净资产,如果在股价被低估时发行普通股融资,将有损于原股东的利益,发行优先股则不会。优先股的推出,将扩宽企业的融资渠道。
优先股对市场的影响,现在已经开始出现显现,不少大蓝筹在本周内已经开始有了抬头的趋势,表明了市场对其的看好。
“短期来看,资金已经开始对有望推出优先股的标的进行炒作。”费小平说,“但优先股并不适合短线资金持有,现在的炒作只是阶段性的。真正适合持有优先股的,是长线资金,因为优先股分红并不高,而且具体效果也要较长时间才能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