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在9月26日、27日两个交易日,QFII斥资7.6亿元“吃进”6189.7万股银行、券商、保险等权重股
■本报记者 于德良
9月份以来,沉寂了近半年的QFII再度频繁现身大宗交易平台。
《证券日报》梳理WIND统计数据发现,9月份QFII席位80次现身大宗交易平台,共耗资34.2亿元揽入2.4亿股蓝筹股。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在9月26日、27日仅两个交易日的时间里,就斥资7.6亿元“吃进”6189.7万股银行、券商、保险等蓝筹股,堪称大手笔。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今年以来市场的炒作特征明显,创业板指数屡创新高,赚钱效应明显,而大盘蓝筹股受到冷落。一向奉行价值投资的QFII此时大举买入上证50、沪深300(2468.508, 39.19, 1.61%)成份股,或许认为四季度这些滞涨的蓝筹股会有表现的机会。
80次现身大宗交易平台
数据显示,上次QFII频繁出现在大宗交易平台是在今年的3月份,距今已有半年时间。9月份,QFII席位再度现身大宗交易平台,合计斥资34.2亿元买进2.4亿股蓝筹股。尤其是在月底的26日、27日,被视为QFII大本营的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证券营业部、海通证券(12.21, 0.23, 1.92%)国际部、中信证券(12.30, 0.25, 2.07%)总部(非营业场所)三家营业部,共斥资7.6亿元买进6189.7万股蓝筹股。
其中,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证券营业部最“卖力”,2个交易日耗资2.45亿元“吃进”3229.7万股蓝筹股。从买入股票看,银行股仍是其最爱。9月26日,该营业部合计斥资1.12亿元买进1703.14万股银行股,共涉及12家银行。其中,买入额居前五位的均超过了1000万元,依次为:民生银行(9.69, 0.19, 2.00%)2255万元、招商银行(10.94, 0.16, 1.48%)2001.15万元、兴业银行(11.61, 0.40, 3.57%)1447.01万元、浦发银行(10.55, 0.57, 5.71%)1429.39万元、交通银行(4.32, 0.10, 2.37%)1002.95万元。其买入中国银行(2.84, 0.04, 1.43%)的股份最少,仅为179.36万股。此外,当日该营业部买入海通证券80.66万股;斥资3112.29万元配置了万科A(9.44, 0.03, 0.32%)、保利地产[微博](10.17, 0.03, 0.30%)、贵州茅台(137.52, 0.48, 0.35%)、中国石化(4.47, 0.03, 0.68%)、中国联通[微博](3.50, 0.03, 0.86%)、中国建筑(3.27, 0.04, 1.24%)、大秦铁路(7.09, 0.09, 1.29%)、格力电器(27.08, -0.01, -0.04%)等蓝筹股。从卖方营业部看,主要有东方证券东方资财、机构专用、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证券营业部,而东方证券东方资财则被视为东方证券的自营盘。
9月27日,除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证券营业部继续小幅买入农业银行(2.51, 0.03, 1.21%)、中国建筑、伊利股份(46.36, -0.40, -0.86%)外,有“QFII席位集散地”之称的海通证券国际部则4次现身大宗交易平台,分别买入44.11万股伊利股份、13.54万股永辉超市(14.26, 0.24, 1.71%)、13.47万股上汽集团(14.31, 0.54, 3.92%)、18.38万股宇通客车(17.95, 0.11, 0.62%),其交易对手均为申银万国[微博]证券上海新昌路证券营业部。
从折价率看,QFII的80次交易中有66次为折价,5次为零折价,仅有9次为溢价。乐普医疗(15.070, 0.15, 1.01%)、上海辅仁(16.38, 0.60, 3.80%)的折价幅度最高,为10.02%;13只个股的折价幅度在4%至10%之间,这显露出了QFII抄底的意图。
9月新增QFII额度10.5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9月29日最新公布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投资额度审批情况表》显示,9月份新增QFII额度10.5亿美元。截至9月27日,共有216家QFII机构总计获得了474.93亿美元额度。此外,《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投资额度审批情况表》显示,9月26日,外管局向7家机构合计发放65亿元人民币额度。截至9月27日,RQFII总额度达到1343亿元人民币。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国内的银行、保险等金融股及大盘蓝筹股仍处在估值洼地,投资价值明显,进而吸引了外资机构的进入。从以往QFII的操作路径看,低估值蓝筹股以及高成长性新兴产业股可能成为QFII布局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