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记者曾勇 报道 昨日晚间,沙隆达A(11.08, 0.00, 0.00%)发布前三季业绩预增公告,报告期内盈利预计将同比大增270%以上。分析认为,在基本面不断改善、行业高景气度持续带来业绩高增长,要约收购B股事项有望打开进一步成长空间,以及机构积极参与下,其后市仍有望受到市场资金关注。
今年以来继续高速增长
据沙隆达A公告,今年1-9月盈利预计为18263.2万元–20731.2万元,同比增长270%-320%。主要产品产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销售价格也有所上升等,均为业绩同比大增的重要原因。事实上,其业绩近年来均保持高速增长。2012年和2011年,盈利同比分别增长96.29%和123.19%。今年中期,实现盈利1.27亿元,同比增长431.42%。高成长的势头,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大举加速了。
一方面,其主营的草甘膦、百草枯等高价格弹性品种,今年以来受供需结构推动,价格长期处于上行通道中。另一方面,其去年下半年开始有诸多项目投产,且产品结构优秀,适逢行业景气上升,前几年的投入在今年开始逐步贡献业绩。还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央企控股的老牌农药企业,其2012年末员工人数为2256人,比2009年末的2948人下降了23.47%,体现了其近年来确实在内部管理上下了不少功夫。此外,净利润现金含量比率多年保持在220%以上、资产负债率保持在50%附近的合理结构等,均体现了其质地的优良。正是基本面的不断向好,在去年三季度末还无机构问津的该股,在今年以来获机构不断增持。截至今年6月末,机构的持股数从年初的100万股,猛增至1862万股,占流通股的比例为5.12%。
溢价26%收购B股
拓成长空间
除业绩表现优异受机构追捧外,沙隆达A近期还因溢价26.05%收购B股事项,受到市场关注。据公告,实际控制人中国农化拟通过境外控股子公司MAI下属的Celsius,对其B股股票实施部分要约收购,要约价格6.58港元/股,预定要约收购数量1.48亿股,占总股本比例的25%。收购目的包括积极部署实施农化业务资产的全球化布局,进一步增强中国农化及其子公司在境内外农化业务的协同效应,以及进一步增强中国农化对沙隆达的控制权等。资料显示,MAI的主要成本是原粉采购,而沙隆达的优势在农药原药的生产,互补性较强。在跨国企业将原药产能转移至中国的大浪潮下,两者在原粉—制剂产业的合作乃珠联璧合。分析人士认为,由于MAI的年销售额高达190亿元,而沙隆达农药销售额只有近20亿元,考虑到此次B股要约收购完成后,MAI将持有沙隆达25%的股份,双方一旦紧密合作,沙隆达未来的成长空间有望就此打开。
机构曾单日豪买
逾1000万股
为上述收购事项,沙隆达A、B曾于7月30日起停牌筹划逾一月。9月10日复牌后,沙隆达B(6.400, 0.00, 0.00%)股连续两日无量涨停。沙隆达A虽仅复牌当日涨停,但成交回报显示,机构参与态度积极。当日买入榜均为清一色的机构席位,合计买进金额高达1.10亿元。不过,卖出榜也有三机构选择了逢高套现,合计卖出0.98亿元。
9月11日,股价高开后随大市振荡而回落。12日,股价低开后一度走低,但盘中被资金拉起后翻红,截至收盘大涨8.21%。成交回报显示,机构的参与热情高涨。买入榜再度为机构占据,五机构合计买进1.17亿元。即便按当日最高价11.52元计算,机构至少买进了1016万股,超过了今年6月末基金等机构合计持股1862万股的5成有余,增持力度之猛,可见一斑。卖出榜虽也有四机构现身,但合计卖出金额为3933万元,与买方相比,明显处于弱势。
之后,股价在一度冲高后,随大盘回落,但始终未跌破20日线。截至上周收盘,股价报收于11.08元。此外,B股上周收报6.40港元,比要约收购价6.58港元仅折价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