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原材料之忧只是其中的一个心结,另一个心结是,用于支撑业绩的阿胶块的价格未来还能不能再提?
东阿阿胶的这一忧虑可以用经济学中的囚徒困境来形象的形容,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
实际上,除了驴皮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驱动力之外,有业内人士分析,东阿阿胶要保持业绩和毛利率的高速增长才是催化因素之一。这一点,如果对比东阿阿胶提价与当期的财务报表来看的话,表现尤为明显。
长久以来,价格提升在东阿阿胶的业绩提升中占据了重要作用,但是价格提升的同时,销售份额又将受到冲击。于是东阿阿胶便陷入了两难境地。对公司来说,如果不涨价,将面临很大的成本压力,利润就会被大幅吞噬,高毛利难以为继,势必拉低业绩;如果涨价,尽管可以抑制成本上升,但客户流失又是不可避免的事情,2010年、2011年的大幅提价就体现了这一点,客户暂时接受不了,既造成了产品积压,又让一些客户倒向了竞争对手。
近年来阿胶业的高毛利率已经吸引了不少竞争对手,多家上市公司先后杀入阿胶市场,虽然扩大了阿胶市场,但是同时也打破了东阿阿胶几十年来一家独大的局面。公开资料显示,近年来同仁堂、太极集团和佛慈制药、康恩贝等上市公司先后斥重金杀入阿胶市场,同时发展迅速。
其中福胶集团就是东阿阿胶的一个重要竞争对手。因提价幅度远远小于东阿阿胶,山东福胶集团阿胶块销量从2009 年开始稳步上升、2012 年已达2000 吨,同仁堂2012 年的销量也已达100吨。来自福胶阿胶方面的数据称,2010年,福牌的阿胶块产销量、出口量已居行业首位,产品国内市场覆盖率达90%以上;2012年,福胶阿胶块产销量仍居全国首位,同比增长30%;阿胶系列产品增长120%以上。同时,2012年,太极集团“天胶”上市,年产能达100万盒。
业内人士分析称,未来的阿胶消费市场上,将逐渐形成东阿阿胶、福胶、同仁堂和太极阿胶几家竞逐的格局。中信证券研报认为,目前阿胶产业的竞争较前几年激烈,同仁堂阿胶扩产并提价、佛慈阿胶复产、太极天胶投产。东阿阿胶未来阿胶块继续大幅提价,将面临同仁堂等竞争对手的追赶压力。
这一点从东阿阿胶各地的营业成本也可以看出,2013年中报显示,东阿阿胶的华东、华南、西南、华北各地的营业成本均较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业内对于东阿阿胶未来的市场份额也持悲观态度,兴业证券研报数据表明,东阿阿胶市场份额从2009年的43%不断下滑至2012年36%。由于山东福胶、同仁堂等竞争对手阿胶价格增速明显低于东阿阿胶,其市场份额仍有被进一步蚕食的可能。
结语:仅仅靠提价来完成业绩的增长,显然是难以梦千亿市值之梦,而之后如何应对“小伙伴”们的竞争,也是东阿阿胶非常头疼的一个问题,不过东阿阿胶还寻找到了另外的发财道路,即开展另类理财,而这又将给东阿阿胶带来什么?(腾讯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