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企业新闻 > 企业新闻 > 正文
京客隆成本高企净利连跌 王牌批发业务难止颓势
来源:北京商报       时间:2013/8/30 14:36:03     
  作为京城老牌商业企业,京客隆近两年来的业绩持续下滑,净利更是连连缩水。北京商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大潮退去之时,京客隆一直高于同行的成本让其劣势尽显。同时,尽管从2007年开始,批发业务就成为了京客隆的支柱,目前也还在持续增长。但批发市场整体增长潜力有限,单纯倚靠这一点恐怕只是杯水车薪。  
  作为京城老牌商业企业,京客隆近两年来的业绩持续下滑,净利更是连连缩水。北京商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大潮退去之时,京客隆一直高于同行的成本让其劣势尽显。同时,尽管从2007年开始,批发业务就成为了京客隆的支柱,目前也还在持续增长。但批发市场整体增长潜力有限,单纯倚靠这一点恐怕只是杯水车薪。

  净利三连降

  京客隆净利持续下滑是从2012年开始的。当时,中国零售业增速创历史新低,京客隆也在这一年的半年度报告中提到净利首现大幅减少。

  去年上半年,公司净利为7763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24.6%;接着去年整年实现净利1.05亿元,较2011年的2.1亿元同比大跌50%;这种颓势延续到了今年上半年,京客隆的净利再度大降37.7%至4836万元。在京客隆业绩下滑的同时,同行物美尽管也遇到了发展瓶颈,但仍保持着平稳的态势;永辉则在陷入业绩下滑泥沼之后迅速翻身,并在去年底扭转了不利的态势。

  依靠大量依附于社区的便利店,虽然京客隆在北京市场上的渗透率和忠诚度都进入前三名,但亮相数据在今年都明显下降。根据消费研究机构Kantar Worldpanel的统计,截至上半年,京客隆的渗透率从去年的46%下降至今年的45%;忠诚度也由12%下降至11%。

  成本压力惹的祸

  经营成本连年提高压缩着零售企业的利润,来自北商商业研究院的分析显示,人工、融资等成本压力在京客隆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京客隆是国企,对各项政策的执行比较严格。去年五部委联合整顿零售商违规收费后,明显感觉到京客隆的各种‘收费’降了不少。这对企业的收入造成影响。”北京地区某大型供应商透露,相比国企,私企的贯彻执行就没那么严格,经营压力明显更低。

  一位接近京客隆的人士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按照相关规定,作为国企的京客隆,每年都需要为员工涨工资,人工成本上涨的幅度比同行高。更重要的是,京客隆的融资成本也很高。“A股比H股更容易融资,但京客隆两度转A股的计划都泡汤了。目前,公司开新店只能靠银行贷款,今年又是银行紧缩期,贷款利率比过去高了几个点,利息费用大涨。”

  虽然H股不乏物美商业、联华超市等同行,但上述人士表示,如果有商业地产项目也可以缓解融资难的问题,而京客隆一直没有商业地产。在融资上只能完全依靠银行。

  “王牌”业务市场萎缩

  与同行相比,京客隆除了零售业务,还有批发业务。北京商报记者查阅京客隆历年财报发现,2007年京客隆开始加码批发业务,新建了朝阳批发市场,批发业务的销售收入超过了零售业务。今年上半年,京客隆的批发主营业务收入同比提高12.1%,零售业务仅有4.5%的增长。

  不过,批发业务看似增势迅猛,但却恐怕难以挽回京客隆的颓势。商业专家刘晖表示,批发业务目前在我国处于萎缩阶段,增长潜力有限。京客隆财报中也显示,上半年朝批商贸及附属公司的毛利率降低约1.9%,主要是由于上半年加大促销活动力度以及酒类商品毛利的下滑。

  “朝批商贸与茅台和五粮液每年有几亿元的签约额,但近年来酒类市场情况不太好,毛利率也一路下跌。过去毛利率能有40%的酒现在降到10%。如果不改变批发业务的商品结构,京客隆未来也难有出路。”上述人士透露。
责任编辑:冰心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京客隆,成本高企,净利连跌,批发业务,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