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政协常委 五常市政府副市长 许庆武
信息化建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只要利用好这个现代科技资源,就掌握了政治和经济发展进程的主动权,是我国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也是创建和谐中国和平安中国的有效措施,加快基层工作信息化建设,接合当今网络时代新趋向,更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础。
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了城镇化进程。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信息建设先行是必然要求,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信息化是其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
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知识含量高、技术多样、业务综合、行业合作;同时传输高速宽带化、网络互联普及化、服务系统综合化、系统人工智能化、管理法制规范化。
城镇化建设就是人口和产业同时向一个地点聚集的过程。成为一个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服务中心,是连接大中城市和广大乡村的桥梁。所以城镇的信息化程度如何,是决定它发达的程度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城镇的信息化起码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自身环境、资源的信息。土地、矿藏、动植物种类品种、数量、江河湖泊、地下水等状况;二是经济、社会信息、工业、农业、服务业、以及财政、金融、税收情况,还有水、电、气、路状况,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设施;三是科技、教育的信息,各产业的科技水平、装备水平、现代化管理水平、广播电视的远程教育,电视广播及互联网对科技知识的传播;四是市场电子产品的信息,生产生活资料、工农产品的供求信息,本地与全国、乃至世界的联系;五是房地产开发信息,拆迁回迁安置信息,建筑施工行业的农民工欠薪、讨薪信息,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生活和学习状况信息。六是服务与管理的信息,对城镇各行业有效的服务与严格的管理,保证城镇有效的运转。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发达的信息服务网络,会给城镇建设及广大农民带来极大的便利,有利的带动城镇建设。
信息要应用在城镇化建设的全过程,(包括征地拆迁、动迁安置、农民工务工信息、施工进度等。)从而快速有效从事和完成城镇化建设。所以,一要信息先导。是要根据国家城市化发展战略和总体布局,构筑有效的信息化体系框架,明确每一类城市或乡镇信息化的战略目标;二要信息指导。为城镇建设提供正确方向和商机。要从发展战略的高度,统筹规划和布局城市信息化。既要考虑现有产业和经济特点,又要结合城镇的功能定位。既要考虑城镇现有布局和发展基础,又要把它放在周围经济圈大的区域内去把握;三要信息督导。能促进和督促沿着正确的道路建设。
在城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中,建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机制,加快信息化建设。首先要加快和完善基础网络建设,比如电视、电脑和广播,这三电应该统一兼容,成为资源共享的网络平台,形成统一规范畅通的网络体系;其次要加强乡村自己信息站的建设,要注重培育和发展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实现产业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再次培养和提高农民自己的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第四完善网络体系;第五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和协调作用,实现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推进,避免部门之间的各自为政与重复建设。要制定法规与建设标准、制定吸收专业人才政策、制定信息化投资规范等一系列政策支持。实施绩效评估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城市信息化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