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字伯温,去世后被追封“文成公”。所以,也有人尊称他为“刘文成”。这里过去为石门洞天楼,至明代(1525年)始建刘基祠,现有的祠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重建。门口有楹联:“名贤为社稷而生岂唯景星庆云有光两浙,文字得江山之助即此犁眉覆瓿并足千秋。”
民间传说是老百姓为表达内心对真、善、美的向往,对假、丑、恶的憎恨而创作的口头文学,而不是史实。刘基、字伯温,公元1311年出生于青田县南田武阳村,14岁从师郑复初在石门洞读书,23岁考取进士,后因不得志弃官归隐。
朱元璋率起义军南下,攻占金华、处州,后得知青田有这一奇人,再三邀请刘基出山,协助朱元璋夺取天下。刘基的《时务十八策》深得朱元璋欢心,辅助朱元璋夺取天下立下了赫赫功勋,于是倍受朱元璋尊重,常叫他“老先生”而不直呼其名,列为开国功臣,使他成为历史上三大谋臣之一。
我们的刘基像,上有“道教”的标志——阴阳八卦图,因为刘基对阴阳八卦很有研究。此外他还是文学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他的《郁离子》、《犁眉公集》、《覆瓿集》最为著名,据说《郁离子》是他在石门洞写的一本巨作。刘基他曾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诚意伯。刘基为人正直刚毅,受丞相胡惟庸诬陷,退隐故乡,不问政事。但胡惟庸仍诬陷其蓄谋造反。当时刘基非常害怕,忙入朝请罪留在了京城。朱元璋虽不加罪;但因此剥夺了刘基俸禄。洪武八年三月,刘基忧愤成疾,朱元璋派人护送其回归故里。四月十六日,刘基逝世,终年65年。祠内圆柱形石柱上有楹联三对:“北庙南宫一代兴王皆易主,西园东壁先生遗址尚留名”;“岩壑养奇才得两大钟灵间气,风尘识明主成一代开国元勋”;“世局如棋沧桑寄慨看洞前飞瀑石上藤萝幸此地湖山无恙,六朝胜迹兴废关情问康乐词宗芝田伯爵比当年风景若何。” 三对楹联既对刘基一生的丰功伟绩作了很高的评价,又对历史的沧桑和人才的无奈作了深刻的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