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企业新闻 > 企业新闻 > 正文
中国光伏企业提前布局:海外设厂,调整欧洲比重
来源:东方早报       时间:2013/5/29 11:18:51     
  欧洲市场占中国光伏行业出货量50%以上,在整个光伏行业仍未明显好转之前,面对可能即将到来的高达47.6%的反倾销税,多家国内光伏企业对早报记者称已做好准备——加速海外设厂计划,同时降低欧洲市场比重,分散风险。  
  欧盟与中国就光伏产品和无线通信设备的贸易摩擦磋商仍未有结果,但业内人士判断,6月6日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初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似难避免。

  欧洲市场占中国光伏行业出货量50%以上,在整个光伏行业仍未明显好转之前,面对可能即将到来的高达47.6%的反倾销税,多家国内光伏企业对早报记者称已做好准备——加速海外设厂计划,同时降低欧洲市场比重,分散风险。

  “早有预计”

  处于光伏产业链最前端的设备制造企业最早感受到了这一迹象。一家国外设备企业市场部负责人对早报记者称,现在国内的一些一线光伏企业已经开始有了海外设厂的动向,他们就收到其中一些企业的生产设备订单,“而且量非常大。”据透露,上述扩产的企业是国内出货量前五的光伏企业。

  不过,有更多的企业已走在反倾销初裁之前。昱辉阳光内部人士昨日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欧盟‘双反’(反倾销、反补贴)初裁将对中国光伏企业不利这点我们早有预计,并提前做好了布局。”上述人士称,昱辉现在海外有4个代工厂,分布在印度、波兰等国家,总产能在400MW(1MW=1000KW)左右,可以应对欧盟“双反”带来的影响。

  中国光伏企业在海外设厂,目前主要是设立组件工厂。有光伏业内人士称,组件厂的上游,比如硅片厂、电池片厂,其固定投资大,风险也大,因此组件环节是比较合理的选择。不过,不同于美国“双反”只反电池片这一环节,这次欧盟“双反”是反全产业链,因此仅仅组件设厂还不够,还得确保硅片、电池片不是来自中国的产品。

  “由于只做最后一个环节,因此上游就需要采购海外的硅片、电池片。采购的会比国内贵一点,但坦率地说,这也不会贵到哪里去。最终算下来,肯定还是比被征税或者被迫抬价划算。”上述人士说。

  海外设厂成本到底增加几何,需要具体产地具体分析。不过,也有可作参照的例子。深耕加拿大市场多年的阿特斯阳光电力几年前在当地设立了工厂。阿特斯全球市场高级总监张含冰对早报记者称,“从加拿大工厂出口产品到欧洲,相比从中国出口,成本上要贵出十几个百分点,但相比惩罚性关税,还是要低很多。”



  降低欧洲市场比重

  除了增加海外工厂,分散市场、降低欧洲市场比重也是一个途径。晶科能源(NYSE:JKS)全球品牌总监钱晶昨日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称,“很早以前,我们就认识到欧盟‘双反’是一个板上钉钉的事情,早就做好了准备。我们会把主要客户锁定在不受‘双反’影响的地区,以及付款条件好的客户。”

  中国企业降低对欧盟的出货比重,将加速削弱欧盟光伏安装量在全球的份额。IHS Solar预计,欧洲市场的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全球份额,将由2011年的65%下降到2013年的28%。

  钱晶透露,目前晶科的订单饱满,已排到今年四季度,“我们几乎是满产的,而且欧洲比重也不大,因此不会有特别大的包袱,也没有专门针对欧盟‘双反’的海外设厂计划。”

  钱晶称,晶科的海外工厂主要还是南非工厂,满足南非市场为主,将辐射整个非洲乃至中东地区,“我们的组件厂基本是全自动生产线,工人需求不大,所以我们也不会选择在东南亚这样劳动力成本低的地区建厂,而更多的是考虑市场。海外设厂成本到底增长多少,现在还很难说。我们南非现在工厂还未开工。”



  多晶硅或为反击第一枪

  据接近中国商务部的人士称,欧盟的策略就是要把中国打疼了,打疼了才能逼中国方面让步,所以此次初裁是逃也逃不掉,但是终裁可能还有一定的变数。

  上述人士称,中方可能对欧盟采取反制措施,欧盟方面的多晶硅、红酒、汽车等可能都会被涉及到,“其中,对欧盟的多晶硅‘双反’会首当其冲。”

  保利协鑫旗下的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锦标称,多晶硅是欧盟对中国倾销的产品中证据最确凿的,“其表现为进口量大增,同时价格剧烈下跌。”

  吕锦标称,多晶硅“双反”材料早就已经准备好了,其主要目的是保护国内光伏企业,而不仅仅是反击欧盟的“弹药”,因为多晶硅是光伏材料的最上游,国内多晶硅企业的生存状况决定了未来中国光伏行业的原材料供应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韩立余称,“反倾销调查是一个技术活,没有有些人认为的那么多的政治、外交因素。如果我们的反倾销措施是非常态,而在对方发起‘双反’后我们做出‘应对性’、‘反应性’的相应举措,这就背离了产业保护应当遵循的原则。理想的状态应当是,不受外交关系影响,在WTO规则的框架下,在国内产业受损后依法发起反倾销调查。基于进口和国内产业实际情况,你查,我也查,这时的相互影响就产生了。”

  有分析人士称,未来对欧盟红酒反倾销的证据可能不太充分,因为海关那边的数据显示红酒进口量虽然上涨,但是价格也是上涨的。另外,欧洲出口到中国的红酒与中国的国产红酒也不是严格的竞争关系。中国的长城和张裕与欧洲的比如拉菲这样的高档酒不是同一类的。

  上述分析人士称,汽车“双反”勉强还凑合,虽然这会利好国内的汽车企业,但是却不利于国内合资汽车公司的外国股东们,“不过考虑到中国现在开始抑制公务车的高档消费,‘反’了也问题不大。”
责任编辑:冰心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光伏企业,海外设厂,欧洲比重,,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