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提出的“新三者”战略,广东电信紧紧把握战略发展机遇,积极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坚持聚焦客户的信息化创新战略。通过制订并实施《中国电信广东公司深化企业战略转型实施计划》,在规模发展移动、宽带、ICT行业应用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深入推进基于网络的基础业务卓越运营、基于综合平台的新兴业务运营,以及基于内容和应用的信息化创新经营,全力服务“幸福广东”建设。
在智能管道方面,广东电信作为集团智能提速产品的首批试点省之一,已成功开发并在全省推广宽带智能提速产品。广东电信的宽带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实现有线宽带的网上自助实时提速,其中ADSL用户最高可提速至12M,光纤用户最高可提速至100M。目前广东电信所有拨号宽带用户每月均可免费体验5小时的智能提速服务,至今累计提速用户已超过100万户。基于智能提速平台的互联网应用带宽保障业务,也已经在深圳进行试点,接下来广东电信将进一步丰富智能提速产品功能,开放上行带宽提速、专项宽带产品自助提速产品,并加强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合作推出基于应用的宽带提速和应用保障业务。在无线智能管道方面,广东电信已试点推出流量计费业务,可针对互联网应用提供特定的流量计费策略,如微博流量1元包月等,相关优惠将在试点结束后尽快向消费者提供。此外,我们还在试验无线宽带智能业务识别技术,可根据网络使用情况对各类无线上网业务进行智能管理,以保障正常业务的使用,提高客户的使用感知。
在综合平台方面,广东电信运用最新的云技术,成功上线能力及业务开放云平台,同时基于云平台研发了一系列创新型移动互联网应用,初期开发的定位能力、快速移动化能力等关键能力,吸引了四十多个有一定实力的合作伙伴,实现了聚合合作伙伴、提升管道价值、提高创新水平的初步目标。
广东电信于2012年起,承担了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教育创新平台的开发建设和运营职责。教育创新平台是中国电信依托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各类学习用户提供的教育信息化应用及服务,并向各类资源及应用合作伙伴开放,聚合优质教育应用及资源,逐步实现教育资源与应用等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类业务的统一整合。该平台充分利用中国电信网络资源的信息化优势,通过重点产品的融合,实现集约化运营管理,统一了翼校通用户使用入口;实现云化部署,具备支撑1500万业务用户能力;提供统一认证、短信能力、支付能力及微博能力等基础能力;搭建资源中心与应用中心,支持教育应用和教育视频资源下载、评论、分享及视频资源在线播放;建设名师大讲堂功能,支撑线上结合线下营销活动;实现应用与资源一点发布,全网接入。2012年,教育创新平台完成翼校通、电子书包业务承载,目前已实现30个省翼校通业务的接入,覆盖了全国约1.5 万所中小学校,用户数900万以上。
在内容和应用方面,广东电信通过自主开发以及合作引入等方式,大力拓展应用及互联网内容服务领域。面向政企和集团客户,广东电信通过标准化的行业合作引入流程,针对客户的行业需求特点,合作引入了一大批优秀的行业应用,包括移动办公、外勤助手、物流e通、工商e通、天翼税通等应用。目前用户规模在10万户以上的行业应用有8个,行业应用总用户规模超310万户。面向公众用户,广东电信不但与各类CP、SP合作引入了大量的互联网应用,还充分利用电信在技术、终端、渠道、产业链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自主开发了一批优秀的互联网应用。
数字音乐运营中心是中国电信成立的第一个集约化业务运营基地,主要负责中国电信的彩铃、音乐盒、网络试听、音乐下载、音乐资讯、在线搜索、会员服务、卡拉OK等数字音乐业务,由集团公司负责具体的业务运营,并委托广东电信负责日常管理。截止2012年底,爱音乐中央平台音源信息费收入达12亿元,同比增长84.9%;互联网用户超过13000万户,同比增长2倍;年度UV超过12000万户,同比增长1.8倍;彩铃出账用户超过16000万户,同比增长8%,彩铃订购累计50176万次,同比增长13%,音乐下载量累计近20000万次,同比增长1.3倍;手机上网流量累计1019TB,同比增长2.2倍,是目前中国电信基地业务中用户规模最大的互联网应用。
广东电信还开发了院线通、天翼羊城通、天翼火车通、天翼客运通、翼健康等一批客户非常喜爱的民生、服务、娱乐类移动互联网应用。例如院线通目前已覆盖全省21个地市的200多家影院,通过手机即可线上预览电影片花、订票、支付以及选座,目前院线通累计用户已超过350万户,2012年订票量接近100万张。
2013年3月19日,中国电信在广州成立了中国电信创新孵化(南方)基地,广东电信将继续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将孵化基地建设成集研发、测试、演示、创业功能于一体的,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大型创新平台。同时,通过人才、资金和产业链资源的有效整合,逐步打造规模化、高端化的信息产业集群,有效带动广东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