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云南“问题字典”舆论未平,接着又爆出湖北“问题字典”事件,瞬时间上千家媒体追踪报道(详细事件内容已经有众多媒体报道,在此不一一阐述),同时也引发了教育、出版业、社会评论界人士纷纷指责、质疑地方教育部门及关联人士的种种“不规”行为。
三峡在线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也是一名傍观者。首先对这种置学生根本利益不顾的极端不负责任行为表示愤慨,同时期待有关部门给予彻查和追究。值得庆幸的是,该事件被报道后,其主要责任人已经被停职,问题字典也将被销毁,相关联责任人也最终受到处罚。
然而,新闻报道归报道,业界人士质疑归质疑。三峡在线关注了各篇报道,以及了解了一些此次字典事件背后的国家指导政策,也总结出了一些常理性反思与大家分享。真不希望今后其它各省再出现“问题字典”事件。
反思一:“问题字典”事件背后指导政策的“利与弊”
三峡在线看到,财政部和教育部联合发出《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下达2012年农村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中央补助资金的通知》(财教[2012]334号),要求各地自2013年春季开学起,为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新华字典》。但是各种信息显示,只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作为唯一对象。这样一来采用一家出版机构的图书,有利于下达执行政策并迅速将字典发放给学生,有利于让学生尽快享受该项福利;但同时,也造成一些不利我国辞书编纂和出版的公平、有序竞争,不利于我国辞书事业的健康发展,不利于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局面。
报道称,涉及此次采购的免费教科书中央补助资金,仅第一年就超过17.3亿元。可想而知,如此巨大的利润蛋糕如果只有一家出版单位分享,势必造成业界的不良竞争,也就会诱惑一些机构冒风险进行。
反思二:《新华字典》是否适合小学生用?多样化、实用化才是最需要的!
三峡在线身边的同事中就有小学生孩子反馈,书本上都一直认读楷体字的,而《新华字典》却都是宋体字。一二年级时候用的就是《新华字典》,就为了字形问题,老师经常要反复唠叨:“过”是宋体字,但要学习过程中的“过”是楷体字,最终大家还是稀里糊涂。
另,《新华字典》里还有许多连三峡在线也认不全的一些字符,如那些ㄅ、ㄉ、ㄚ、ㄊ、ㄆ、ㄟ、ㄣ、ㄥ、ㄏ、ㄈ、ㄋ,等等。这些字符在我们国家已经废止60多年了。
《新华字典》虽然有着悠久的编撰历史,是我国基础教育文化普及的重要工具,但是如果给不适合的人用,也是一种浪费。
在此,举出上述例子不是说新华字典不好,而是建议相关部门能综合中国国情考虑,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生的实际需求来考虑,编撰适合时代需要的工具用书,多样化,实用化才是小学生需要的。
反思三:振臂呼吁!教育者要保持最基本的道德底线
问题字典事件一出,就引发各界人士热议。三峡在线认为,该事件无非是刺痛了大众人民的心,一是事件主题是一些教育界、文化出版界的利益团体,二是事件内容农村小学生的教材工具书生意。这些本应该光明伟大、神圣不可侵犯的主体却做了让大众嗤之以鼻的事。是严重的道德底线缺失。笔者在此期望,各位教育工作者都能从自身做起,坚守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职业规范,给祖国的未来树立榜样! (三峡在线,本名王军,知名评论人,三峡大学副教授)